青岛嘉峪关学校开展海洋课程研学活动

发表时间:2017-11-09阅读次数:2549

119日,青岛嘉峪关学校海洋社团的同学们继第一周的海洋教育课堂后,化身海洋知识解说员和小小探险家,来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寻宝探秘,开展了一次受益匪浅的海洋课程研学活动。

在中科院的海洋生物标本馆,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奇妙的海底世界,周身都被海洋中神秘的动植物所围绕。同学们化身小小探险家,寻找自己好奇已久的海洋标本,接着又变身海洋知识解说员,将海洋知识准确自信地向其他同学娓娓道来。最后,海洋大学的博士带领同学们二次畅游标本馆,对场馆内的标本进行更为细致的专业讲解。

之所以孩子们能担当好海洋知识解说员的角色,是因为在此次海洋研究所寻宝之行之前,学校建立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团为主的海洋知识顾问团,精心挑选海洋生物标本馆中最具代表意义的生物,写成生物解说词,让海洋社团的同学们通过网络等途径获得相关资料,通过小故事的形式介绍生物的特点和海洋生物在海洋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意义。最后,中科院的老师们会审批同学们的小故事,修改错误及补充知识点。经过一系列的精心准备,孩子们在馆中找到自己提前调查了解的生物标本,并担当解说员的角色,向同学及评委老师脱稿介绍他们要讲解的生物。

活动的最后,中国海洋大学的杨老师为海洋社团的同学们带来海洋生物小标本作为礼物,孩子们兴奋不已。有学生兴奋地说:我在海洋研究所了解到很多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原来长牡蛎就是我们青岛的海蛎子,仿刺参就是我们常食用的海参。我们家里精美的风铃是石笔海胆做的。海带可以抗肿瘤、排铅解毒,是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这些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有关,我回家后也可以将这些海洋知识告诉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可以说,本次海洋研究所的寻宝之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对海洋知识的兴趣,也锻炼到孩子自身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