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菲菲的班主任周萍老师的深刻印象,是从她给班级同学拍的一张张照片建立起来的。这些照片记录的都是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嬉戏、集会、运动的瞬间,那一张张本真、开心、激动的笑脸,有不经意之间妙手的抓拍,也有孩子们争先恐后、一拥而上的集体“摆拍”。尽管这些照片基本上都是用手机拍的,但从构图、取景、光线等专业角度看,透露出周老师深厚的摄影技术功底。
拍照,看似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在我心目中,它对孩子、对家长、对老师却升华出不同寻常的意义。
孩子因拍照而快乐。这是我亲眼目睹的。有一次我接菲菲放学,本来孩子们将要散去被家长接走,这时不知哪个孩子提议要周老师拍照,当周老师举起手机时,孩子们瞬间围拢过来,争相占据有利“位置”,摆好造型,露出各种调皮的表情,而个子小和反应慢的同学则只能站在后面,好不容易露出半张脸。看着孩子们的兴奋样儿,我相信他们对周老师拍照这件事是打心底里喜欢的。至于为什么,我想最好还是问问孩子们,他们的答案或许更加准确、更令人欣喜而意想不到。但我想,等孩子们离开校园、长大成人特别是若干年后再聚首,这些照片作为师生情谊的纽带、少年时光的美好回忆、同窗之谊的生动写照,会令他们更觉幸运、更加感恩曾经有一位擅拍照的班主任,也会更加珍惜人生年华。
家长因拍照而惊喜。孩子们的照片都是周老师及时通过微信几乎实时地发到家长们的手机上,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家长看到照片后的心情,我想应该用“惊喜”,因为他们看到了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这是家长们看不到但又迫切想知道的。信息时代,是看图的年代,一张照片可能比一句表扬更给力。照片不仅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也拉近了老师与家长的距离,家长能从一张张照片中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那份爱。
老师因拍照而伟大。人们常说,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在我看来,给孩子们拍几张照片并不难,难的是天天拍、好好拍,它折射的是老师对孩子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罗素曾经说过,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揣度周老师为孩子们拍照的初衷,一定是寻找、发掘和记录每个孩子身上的美丽和闪光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这里化身为孩子们的“摄影师”,我看到的不仅是照片,更是对教育内涵的深刻领悟。
如果套用一句时髦且略带调侃的话来评价周老师,那么我想说:“她是老师里面最会拍照的,而如果身处摄影师的圈子,人民教师的身份则凸显了她的多才多艺。”建议周老师举办个摄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