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为全面落实“以善修心,以行正人”的办学思想,丰富“善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教育和引导教职工立足岗位,立德树人,追求卓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青岛嘉峪关学校以“高尚师德代代传”为主题,深入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以“学”修德 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准确领会基本要求,全面把握内涵实质,以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组织教师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开展“提振师生精气神,文明校园共创建”活动;组织教师重温《教师誓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市教育局《关于治理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若干规定的通知》、《市南区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等规定,教师与校长签订了《师德责任书》和《“弘扬高尚师德 抵制有偿补课”承诺书》,自觉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引导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质量观,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努力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以“讲”扬德 树立师德典型榜样
学校积极发挥组织宣传引领作用,大力宣传学校内的敬业爱生、默默奉献的典型榜样,生动展示嘉峪关学校教师阳光美丽、敬业奉献的正能量精神风貌,以身边典型带动身边教师,以身边事迹影响身边教师,进一步营造崇尚学习、用心工作、真情育人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教师的责任意识,形成爱业敬岗、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学校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站、微信等平台,大力宣传教师群体中的先进典型,激励教师以深厚博大的师爱和扎实地教育教学业绩赢得学生和家长的赞誉。
以"做"立德 争做“尚善”师德标兵
学校通过教师“爱心承诺”、“爱心家访”、“爱心辅导”,帮助班级中的特殊学生,从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积极与家长沟通联系,与学生朋友般交心谈话,了解内心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靶向帮扶。同时以“十三五”课题: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研究为引领,组织开展了创建“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等践行师德的研究活动,通过课堂研究“2+1”即“常态随诊把脉课、研磨示范课+学期末枫彩展示课”的方式,将个体研究和团队研磨相结合,力求通过教学方式改革,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以全面提升师生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以"评"促德 弘扬师德师风正气
学校将继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定期地发放学生、家长问卷调查表,设立校长信箱, 公开电话,学校干部每月访谈家长等多种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学校会在学期末,组织开展好“师德标兵”“最佳服务”“和谐团队”等评比活动,形成家长、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多维评价体系。学校下一步打算在家长中开展“令我感动的教师故事”家长征文活动,推选榜样典型,弘扬正气。通过多维度的师德考核体系和社会监督机制促进师德的养成,激励教师自觉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