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区域大联盟 构建合作共同体 ——青岛嘉峪关学校承办区小学“教学实验联盟校”经验总结交流会

发表时间:2018-04-12阅读次数:432

 410日上午,市南区小学教学实验联盟校经验总结交流会于青岛嘉峪关学校阶梯教室举行。本次交流会由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科研部主任关茜主持,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冯骋,小学部全体教研员以及市南区小学合作学习、翻转课堂、小班化教学、生本愉悦等四大联盟28所学校,以及嘉峪关学校分校——蓝古校区的干部、教师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青岛嘉峪关学校首先进行了项目式学习合作课例展示——《探秘海虾》,数学王沛老师、科学刘晔老师和美术李林老师,在课堂上体现了嘉峪关研究团队大课程观的理念,从多学科多角度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探秘海虾》这堂课中,从学生熟悉的蛟龙号下潜发现深海虾这个情境中,引导学生和自己在嘉童海洋学院的海洋牧场中,养殖和观测感兴趣的虾引发思考,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浅海虾和深海虾有什么不同?”的问题。课堂上,通过美术学科的辨认、科学学科的制作、数学学科的测量对比,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浅海虾和深海虾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可行的素材和方法,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的目标。


  课后,青岛嘉峪关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田红霞主任和上课教师王沛老师、美术教研组长黄贺老师、科学教研组长李甲梦老师和市南区合作联盟学校朝城路小学和莱芜一路小学的老师进行了评课。在互动评课中,评课教师参与评课的老师通过课堂合作学习白描记录的方式,对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有了更加深入地分析,对项目式研究的大胆尝试和合作的理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作为项目式研究的课例,数学、美术、科学的老师能够将各科知识和海洋生物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体现了嘉峪关教师团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大量的资料,丰富了教师对海洋学科和自己学科有联系的充分认知。同时对能够结合富有特色的海洋课程进行合作学习给予了赞赏,充分利用海洋研究所的优质资源,将海洋科学家引入到课堂上来,创造了一种前沿高深的海洋科学研究,转化为适合于小学学习的课程教学模式,在海洋教育中得到新的突破,确实是一堂极具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综合学习课。从最初的单学科小组合作学习,到多学科的相互合作学习,逐渐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和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从浅显走向深入。


  随后,青岛嘉峪关学校副校长胡繁华作为合作学习联盟组长校代表,就三所学校在合作学习方面的研究做了分享。胡繁华校长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注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四个关键能力,其中之一就是合作能力。所以,合作学习任重而道远,嘉峪关学校将与联盟学校一起,不断研究,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力争有更大的突破!



  最后,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冯骋围绕市南区小学四大联盟研究工作的推进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对新一轮联盟研究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冯主任充分肯定了四大联盟成立以来大家扎实有效的研究和具有本土特点的宝贵的经验,同时对新一轮联盟研究的工作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他强调,下一步的研究要生根于学校本土,服务于学生发展,更要落地在我们的课堂常态教学,要充分依托课堂这个主阵地将研究做实做细做好。

 此次的四大联盟总结交流活动,充分展示了各联盟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教学实践成果,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也为新一轮市南区小学联盟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