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成长 美美与共——五年级二班家长驻校札记

发表时间:2018-11-02阅读次数:524

从孩子入校以来,我们就能感受到学校对学生安全的高度重视,这一次更是亲身参与到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早上我们到学校时,学校范校长和赵主任已带领安保人员,在大门口展开学生安全护导工作。

门岗护导和警卫工作,是保障校园人身安全的重要环节,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觉。学校大门常设双岗值勤,还有一个监控室,负责校园日常安保。一段时间来据新闻报道国内外时有校园侵袭事件发生,学校对此是警钟长鸣、常备不懈。学校领导重视有加,安保人员尽职尽责。



食品安全也是所有家长共同关心的话题。在体验食堂的午餐时间,负责人孙老师如数家珍为我们介绍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情况,她从食材和食堂员工两方面,按流程带我们察看了人员吹风脱尘隔离门、食材清洗分配区、食品烹饪区、面点制作区和主副食库、餐具洗洁、消毒间及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食品留样柜等工作场所和设备。虽然刚做完午饭,这些工作场所已经清理得一尘不染。



我们了解到,食材全部是从三个大型正规超市采购、餐具在消毒柜125度高温消毒20分钟、食品低温留样72小时等;我们还阅读了贴墙的各项规章制度。

通过食堂这些软硬件建设情况,我们感受到学校主官抓实校园食品安全的决心和力度。


到卫生室服务也是家长驻校的一项工作内容。我们了解,每天卫生室都接诊一些身体有恙的同学,进行登记和初步处理,发现问题严重的会及时联系家长或医院。今天课间操期间已登记接诊有10余名不舒服的同学。由于我们没有医务能力,只能安慰一下不舒服的小同学,或者按照医务人员的指示做一点辅助工作。


倡行美善教育,引领校园文化

走在校园内、教学楼里,有关“善”的字句随处可见,让我们时时感觉有一种力量在召唤。这既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与潜移默化,也体现了教育者的良苦用心。

且不说两座教学楼楼名“上善”“若水”蕴含的古意,就看旗台影壁上题写的“善待自己 善待别人 善待自然 善待社会”,正是对“善”在“物、我、内、外”四个方向上的发阐;也看楼道墙壁张贴的学习标牌上“仁、义、礼、智、善”,包含了对“善”的同解;再看“若水”楼楼梯对墙上张贴的“养善习”“行善事”“话善言”“蓄善力”,更着意“善”在多方面的运用;还看图书馆内屏风上甚至还有用英文对“善”的解释... ...



这一点一滴,无不反映出学校对“善”的意义的探索和渗透。

诚然,“善”不只有这样静态呈现,更重要是动态的演进,它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教诲中,体现在学生言行举止的改善中。在校园和班级,我们没有看到同学之间的打骂,没有看到学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现象,而看到洁净的环境,看到孩子们童真的笑脸和学生对老师举手敬礼、老师对学生点头微笑。做事先做人,以“美善”的要求筑基,再加深造,我们有理由相信,从嘉峪关学校走出去的孩子,必将敦厚而大气、坚实而远行。“在最美的景区,建最美的学校”,是学校领导的愿景和教育家的情怀,推而广之,“美美与共”,不正是大家所共同追求的大理想吗?



在五年级二班中,我们看到,班级班主任王老师沉静而认真,用一言一行带领同学们规范秩序、端正言行,把班级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英语李老师活泼幽默,使用双语教学,抓住句型的主干,替换句子的不同成分,让学生从一句变出十句,不时出现有趣的对话场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不亦乐乎,老师也及时对学生提出鼓励和表扬,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邢老师思维缜密、要求严格,在带领学生“列方程解决简单问题”时,先串讲一类思维模型,再由学生应用模型解决相应问题,采用让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上台讲解、互找问题等方式,引导他们想到、说出、做对,从而真正理解、掌握、运用思维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下午,学校姚主任与我们进行了座谈交流。

姚主任简要介绍了学校建设发展和对外交流交往情况,并结合自身既是学校管理人员又是学生母亲的双重角色身份,切实就孩子学习、培养和学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交流,对我们教育引导孩子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今天真是有意义的一天,在枫叶变红的季节,我们融入与枫叶结缘的学校。当我们迎着朝阳进校、踏着薄暮而归的时候,我们的心由激动变得更加沉实。我们更加了解嘉峪关学校、更加喜爱嘉峪关学校、也更加感恩嘉峪关学校。

 感谢祝福嘉峪关学校教职员工,感谢祝福嘉峪关学校!

 今天,我们的孩子以在嘉峪关学校上学为自豪,希望将来他们也会成为嘉峪关学校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