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协作 共谱华章──嘉峪关学校在山东省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特色教学展示研讨会上作精彩展示

发表时间:2018-11-19阅读次数:501

20181114日,深秋的岛城秋意流丹、景致宜人,山东省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特色教学展示研讨会在青岛五中隆重召开。来自全省的近700名专家、校长和一线骨干教师汇聚一堂,分享一场小学语文的饕餮盛宴,品尝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不同特色的“研究美味”。嘉峪关学校胡繁华副校长主持了当天上午的会议内容。


语文素养展示:情景朗诵 《你一定会听见的》

大会的第一板块进行了市南区语文素养展示,是由嘉峪关学校五年级学生臧曼辰、牟泽楷进行主持。两个孩子落落大方,自然得体,展示了较高的修养。

嘉峪关学校地处优美的八大关风景区,学校坚持在最美的景区办最美的教育,凝练了“美善教育”新主张。本次大会上,嘉峪关学校宋琦老师指导的朗诵社团声情并茂的演绎了台湾女作家桂文亚的散文《你一定会听见的》。孩子们把心中的情孕育在眼前的景中,通过明亮清澈的声音,生动活泼的表演,再现美的主题,从而升华成一种愉悦的审美体验。孩子们精彩的演出,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参会人员,持续的掌声是给孩子们最高的赞赏。


 经验分享:《多维融合  构建习作教学新系统》

刘群校长以《多维融合  构建习作教学新系统》为主题,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嘉峪关学校在信息化和个性化时代,为更好地解决不想写、没内容写、不会写、也写不好这些问题,实施了课程多维融合改革。刘校长从整体规划、制定习作改革指南;智能融合,创新习作教学系统;多维融合,探索“项目习作”改革这三个方面,细细讲述了嘉峪关学校的深度研究,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满足了学生的差异需求,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高屋建瓴的理念、扎实有效的研究,受到了来自全省语文专家肯定。


课例展示:习作指导课《秋叶》

嘉峪关学校贺芳老师现场执教了五年级的习作指导课例《秋叶》,充分使用了电子书包这一现代化技术手段,展示了习作教学与现代化技术融合后给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带来的巨大变化,其成熟的研究特色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专题论坛: 现代化技术与习作教学深度融合,提高学生习作素养

如何更好的将现代化技术与习作教学深度融合,胡繁华副校长、周萍老师、时岩老师、黄俊荣老师、邹蕾老师、宫岩老师将语文学科团队所进行研究的具体做法与参会代表进行了分享。借助学校的“嘉优平台”建立素材库,满足了学生选材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了能够提供各种“学习支架”的资源包,不但可以助力学生“学会写”,还助力每一个孩子习作的个性化修改;还有游学书的征集、视频作文的比赛……这些探索,充分展示嘉峪关学校由“教为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发展踏入了快车道。


本次大会上,无论是朗诵表演,还是现场执教;无论是经验交流,还是论坛分享,都将嘉峪关学校科研探究精神和团队通力合作的文化精髓体现的淋漓尽致。正因为如此,1115日下午,一百余位来自各地的教育同仁纷纷走进嘉峪关学校,感受到学校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感受到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的培养模式。大家对于嘉峪关学校卓越的办学业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嘉峪关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以真善美的大教育观,共同探寻新时代教育的核心地带,使学校拥有尚善的精神朝向,向美的行走姿态,求真的内质追求,融通的发展格局,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