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探究过程 培养工程思维 ——刘晔老师在青岛市小学科学名师课堂开放活动中进行课例展示

发表时间:2018-12-21阅读次数:490

冰雪消融,寒意料峭,却依然挡不住市南区科学人教学研究的热情。1218日,青岛市小学科学学科名师开放课堂活动在嘉峪关学校成功举行,来自全区的学科骨干教师4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采用课程观摩、集体讨论的方式展开研讨。嘉峪关学校的刘晔老师执教了二年级《组装小书架》一课。本节课是二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学习,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建立对该领域知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其次,要让学生经历完成的学习过程,对技术与工程有一个初步认识。为此,刘老师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螺丝刀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给他们充分的动手制作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了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关注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和习惯的养成,并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了一系列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搭建了必要的“脚手架”,使他们循序渐进地参与学习,发挥其潜能,不断超越自我。这样教学有助于低年段学生不断积累经验,为后续开展高难度的技术与工程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交流讨论中,老师们积极发言,纷纷表示刘老师的课堂对于大家在低年级教学,特别是工程与技术方面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适应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激发了他们开展技术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交流结束后,市南区科学学科教研员刘琨老师对此次教研进行了总结,他提出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有机会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技术与工程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做”的成功和乐趣,并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技术与工程”所发挥的作用是其它任何科目无法替代的,所以科学学科要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后续的研究中,科学同仁将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