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创城四有好教师】立足教师岗位,坚守四个自信——“慧创城”教师大学思修课程开课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为扎实落实“坚持立德树人,回归教育初心”教育理念,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师教育、学科专业、教学实践中,11月28日下午,市南区实验小学“慧创城”教师大学特邀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许占斌老师,面向全体教师,做了“立足岗位,坚守四个自信”的主题培训。
解读四个自信,领悟岗位责任
许老师为大家详细解读了“四个自信”理论后,针对时下热点问题,抛出问题:“香港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引发老师们的深入思考和讨论,在和老师们深入交流后,许老师抽丝剥茧,从“香港住房现状”“国民教育”“媒体恶意宣传”等多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目前的“乱港”问题,从内部社会矛盾、教育失位、外部势力渗入等层面全面细致地剖析了引发香港问题的根源,让老师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深刻地领悟坚定“四个自信”及“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所在。
许老师指出,自1997年香港回归,到今天,这22年间,乱港暴徒将“黑手“伸向儿童,通过学校教育,灌输“仇中亲英”的思想,这22年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成为中华民族里第一块试验田,在教育和媒体的恶意宣传下,这一代年轻人爱国主义教育缺失,没有家国情怀,甘愿投入了西方思想的怀抱。中国大陆在飞速发展时,他们既不去了解,也不想了解。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坚守四个自信,争做“四有”教师
接下来,许老师带领老师们一起重温了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而我们既要把思政课当作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普通课”“专业课”,更要把思政课当作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的“特殊课”“综合课”,兼顾校内校外两个大课堂,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
老师们要坚守“四个自信”,立足本职岗位,争做“四有”好老师,才能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政治担当和家国情怀。许老师用华为宣传片中的一句话启发老师们思考“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的重要意义和内涵。在场的老师纷纷表示:青少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者、继承者,他们能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存亡,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身兼重任与使命。
强化四个自信,落实立德树人
最后,校本研修分管干部杨主任对本次培训进行了总结,要求每一位老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强化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她提醒老师们,作为人民教师,肩负着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培养人”的重任,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要在教育行动中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时代命题。只有我们自己强化好“四个自信”,才能完成好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以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为教育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