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课后反思”应该记什么

发表时间:2008-11-16 阅读次数:529

“课后反思”应该记什么

课后反思,亦称“授课心得”,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

一、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所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就是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做法。这些都是自己在教学上的“得意”之作,将它们记录下来,目的是在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二、记教学过程中的“败笔”。把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与探究,在适当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与矫正,使它们成为以后教学中注意吸取的教训。

三、记教学过程中的“偶得”。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可能会产生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往往是突如其来,如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它们就会转瞬即逝,成为再也无法弥补的遗憾。

四、记教学过程中的“智慧火花”。学生人多而学法不一,往往会从多角度、多方位提出问题。一些发言和做法可拓宽师生思路,促使学生顿悟,有时还可以把教学引向高潮,补充完善教学。教师对这些“智慧火花”予以肯定,并虚心接受,记录在课后反思中,可以为以后的教学补充一些新鲜“血液”,做到教学相长。

五、记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记录下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对课堂中学生反映强烈的部分深入分析,才能及时查漏补缺,对症下药,及时消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

六、记“下次如何做”。在教完每一节课后,坐下去,沉下心来,思考一下这一堂课的得与失,根据这节课的体会以及通过多种渠道反馈的教学信息,写一写“下次如何做”,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改进。这样做,有助于自己的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境界。

“说课”的基本内容

一、说教材。要说出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就需要明确本课题或章节内容在整个学段、一个年级的教材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作用。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在教学中重视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准确地认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要说出本课题或章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因为它体现着教学的方向,预示着教学应达到的目的。另外,在以上“说教材”的常规内容中,可以增添教师个人的思维亮点,如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调整以及对教材另类处理的设计思路。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对此必须作出明确、肯定的解答。说教法可以理解为说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方法中某个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选择及应用。有些教师制作了教具、多媒体课件等,在说课过程中,可以向大家简明扼要地说清它们使用的目的和作用。

三、说学法。说学法不能停留在介绍学习方法这一层面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说如何实施学法指导上。要说好学法,首先必须深入研究学生,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重新摆好师生的位置。其次,要注重对某方法指导过程的阐述,如教师是提高怎样的情景设计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在怎样的活动中,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领悟出何种科学的学习方法等。让学生在“学会”的同时“会学”。

四、说程序。从教师的整个说课过程来讲,教学程序应该是精华、高潮所在。教学程序要有过渡自然的教学环节,有清晰的教学思路,有一脉相承的线索,有逐步推进的层次。在这一环节中要说清楚教师突破教学难点的主要环节设计、化解教学难点的具体步骤,说清楚师生双边活动的具体安排及学情依据,说清楚课题的板书设计和设计意图,说清楚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训练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