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赴华师大参加市南区名师培训学习心得

发表时间:2011-09-30 阅读次数:421
      作为一名市南区名师型教师,我为能参加华东师范大学“市南区中小幼名师研修班”培训学习而深感荣幸!本次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而于我却是眼界的开阔,是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是对教育更深刻的理解,是对教育的责任感的深度唤醒……必将会受益终身。这次培训学习内容切合实际,互动性强,指导性强。其中既有专家讲座,又有教师间的相互交流。通过培训学习,我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学到了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查找出自身业务能力的一些不足,消除了个人在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
在整个培训学习期间,我们有幸听到了华东师大吴遵民教授所做的《当代国际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兼论我国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应俊峰教授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王斌华教授的《学生评价与创新能力培养》、王俭教授的《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突破》、夏志芳教授的《课堂问题的诊断与分析》,沈烈敏教授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刘竑波博士的《创造多元与多维的教学》等精彩讲座,使我有机会在上海的繁华喧闹之外,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刻地剖析与反思,洗去心灵深处的一些灰尘与尘垢,让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思考,立志以更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我们的教学教育工作中。特别是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王俭教授的《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突破》的讲座,让我联想到自己校本研究课堂教学的效果,也让我下定决心从各方面来提高自己的校本研究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他所讲的“亚瑟王与女巫的故事”给予我以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确了智慧与教育智慧的区别,教育的艺术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爱的艺术,聪明的最高境界是智慧,智慧的最高境界是爱。在听沈烈敏教授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时,她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案例向我们阐述知识与学习的本质及相互转化的关系,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最擅长的学习、认知渠道。在“学习类型的学习”中使我懂得五种学习类型,他们并非彼此孤立或排斥,而是以主要和次要的方式并存。比如说感觉学习型的人,其思维模式是用感觉来表达思想,这种感觉可以是内部情绪,也可能是对一次身体接触的想法,他们在言谈中会用很多感觉型的词汇,感觉学习型又叫触觉或动觉学习型,是传统课堂学习中最吃亏的一种学习者。班级里的差生,多半是这种学习类型的孩子。这种类型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当父母和老师批评他们时,他们都能真心地接受,也真心想改,但过不了多久,老毛病就又会重犯,其实这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因此对他们的帮助,重要的在于执行并且坚持,而不在于让他们发多大的誓言去改悔,因为环境一变,他们就忘了。这类学习者的另一个特点是:耐力不够。教授还给我们讲述了在做科研时不“东张西望”,在学习时一定要“东张西望”,做好专注与博览的教师良好工作习惯。
在多元智力的专题学习中,使我在以前了解八种智能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学习认识到:(1)智力观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但每个人的认知特征又显示出其独特性,在八种智能方面每个人所拥有的量是不同的,八种智能的组合与操作方式各有特色。我们的教育偏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强调语文和数理化等学科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其他能力方面的开发和培养,从而贬低了其他认知方式的重要性。因此,认为学生的多种智能在传统的学业方面未能受到尊重,他们的特长可能难以被发现,这对于学校和社会都可能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音乐、体育、美术、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等学科,对促进学生智力的多方面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值得我们深思的是,狭隘的智力观必然导致狭隘的教育内容,而狭隘的教育内容只可能培养出片面发展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甚至扼杀学生多方面的潜在能力,从而限制学生顺乎自然地良好发展。 (2)教学观 我国传统的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辅之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而忽视了不同学科或能力之间在认知活动和方式上的差异。这既违背了教学规律,也违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教师应当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有适合学生特点的有效方法,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地发展。对教师而言,更为重要的是,不仅要辨认我们身心系统的智能,而且要认识到我们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和学习的“聪明环境”,使他们置身于积极、富有营养、充满刺激和交互作用的环境里,才能够持续地促进心智能力的发展。
       讲座中的一句“我的唯一所知,就是我的一无所知”,给予我很深的感触,人真正的成长是对自我的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同样来自于个人对自己未来的定位。在培训活动中,我们老师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学会了如何向自己和他人学习,从而做到了不断追问,不断探索,不断超越,不断发展。
总之,在这次学习培训中,使我深切感受到华东师大的领导专家的敬业精神。是他们精心的策划,周密的组织,认真的传授,使我在短短一周里学到了很多知识 。本次培训对我来说,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升华,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还让我看到了不同城市之间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上的差异,也使我对教育教学充满信心。
虽然培训暂告段落,但反思还在继续,学习没有停止。理论指导行动,目标牵引过程,学习灵活了我们的头脑,活泼了我们的思想,给了我们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最后,真心感谢区教体局、教育中心的领导,让我们获得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学习,探索创新,把自己获取的新理念新方法,一个一个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