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19、谈礼貌

发表时间:2011-10-08 阅读次数:519
     
单元序号
教案序号
课题
19、谈礼貌
课型
新授
5
19-1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
4、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教具
课件
学具
资料
教学内容及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一、创设情景,漫谈礼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件:“兼”字的演变。
 
 
课件:生词。
 
 
 
 
课件:句子:(第一自然段的一二句话对应理解)
 
三、精读课文,品悟体味:
 
 
 
 
 
课件:句子(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四、总结升华:
 
课件:“博客撷趣”
1、板书“礼貌”(板书过程中相机指导“貌”的书写)谈谈你对“礼貌”的认识。(言语谦恭,举止文明)
2、同学们谈了对礼貌的看法,我们课本上也“谈”了,(板书: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谈了什么,怎么谈的。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课文为我们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认读生词:
(1)生字词: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同学的?(“嫌”右半部分念“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 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傅”关注“甫”的钩要去掉;“谐”字右下角是个“白”字
(2)多音字词:校场?(旧时操演或比武的场地)
(3)褒义词:彬彬有礼、施礼、文雅、和气、宽容
(4)句子:“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联系前后文,可以帮助我们把句子读懂。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说说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道理?(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4、找出文中与之相对应的语句。(开头“礼貌待人, 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结:这是前后照应的写法。作者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为我们列举了三个事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试着该苦熬这个事例的主要内容。(用谁干了什么结果怎样的形式概括)
2、指名汇报:牛皋无礼问路遭到拒绝,岳飞有礼问路,得到耐心的解答。
3、从哪些词句描写你感受到了牛皋的“无礼”和岳飞的“有礼”?(“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无礼;“离镫下马”“施礼”“请问老丈”有礼)
4、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5、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先概括了小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抓重点词体会了主人公的有礼或无礼,最后得出启示。下面我们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生默读自学。
2、学生汇报:
(1)主要内容:一名小学生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裙子,礼貌道歉,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
(2)重点词:“连忙、抬起脚、对不起、微笑、没关系”
(3)启示: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3、小结:当我们无意间冒犯了别人的时候,礼貌待人就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只是普通人的例子。这样的事也同样发生在伟人身上。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快速浏览,概括事例的主要内容,同时画出表示朱师傅内心变化的词语。(朱师傅为总理理发不小心划破了总理的脸,总理安慰了朱师傅,令朱师傅深受感动。)
2、说说表示朱师傅内心变化的词语:“深感不安”“深受感动”
(1)为什么朱师傅深感不安?(划伤了国家领导人总理的脸)
(2)为什么又深受感动?(总理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表扬了朱师傅,令人心里暖融融的)
(3)他听了总理的话,可能会怎样想?
3、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总理用他的一言一行,赢得了亿万群众的拥戴。
1、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例,来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2、学生交流。
(1)教师出示“博客撷趣”引导当事人说说当时的想法,以及收到了这样的留言后的感想。
(2)说说自己的生活事例。
3、总结:课文借助三个小故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道理: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板书)
 
   
 
 
 
 
学生交流时,我发现他们早已掌握了“兼”的写法,因为他们学过“谦虚”的“谦”,于是直接引导他们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改换了原来的教学设计。
 
 
学生在找前后呼应的句子时,找到了文中的关键句。其实都与结尾的句子意思差不多,但浪费了许多时间。我认为不是学生不理解,而是我发问不够有指向性:应该将问题改为:请找出与结尾前后照应的语句,这样一来,就不会浪费时间,儿找错句子了。
 
 
 
学生概括主要内容,仍然是停留在复述的水平上,还应切实加强概括能力的训练,可以落实在笔头上。
 
 
 
 
 
注重了学法的迁移,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字中的“礼貌”,从而为后面写小练笔做好铺垫。
 
 
 
 
 
本段的学习结合着《配套练习册》的相关练习展开,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周总理语言背后的大智慧与思想情操。
 
 
 
 
 
 
 
 
 
我知道孩子们不爱发言,于是从生活中撷取他们礼貌待人的瞬间回放,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愿望,开拓了他们的表达思路。
板书设计
       19、谈礼貌
     吼道  生气
问路
     施礼  耐心
            连忙  避免
踩裙
      微笑  纠纷
不安
划脸                                         感动
安慰
课后作业
1、  生字,新词;
2、  搜集中外关于礼貌的名言、古训、俗语、格言,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