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参加了第一轮的课程改革,新的课程目标新教学理念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可创造的空间.一年来,我和孩子们伴随着新的课程新的理念,度过了既艰辛又快乐的每一天。在新教材的学习中,课堂不再是紧张而严肃的地方,而成了我和孩子们探求知识,放飞想象,大胆创新的乐园。在这里,我们常常为了记住生字想尽办法,常常为了一个问题讨论得互不相让,常常为了一次次精彩的想象欢呼。在这里,一个个自编自创的小游戏,点燃孩子们求知的火花,更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孩子们在学习中增长了本领,提高了能力,我也在新课改中成长了,尝到了收获的甜头。
一、 点燃求知的火花,识字教学充满生机。
枯燥的识字教学在今天的课堂上,变得生动而有趣。它在孩子们的眼中是最想认识的朋友,是最想一起玩耍的伙伴。新教材加大了识字量,一节课要认识15个以上的生字,许多字笔画多,又是生活中不常见的,识记起来很困难。在教学中,我和孩子们把这些生字当成朋友,大家都想早点认识新朋友,纷纷开动小脑筋,互相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在介绍方法的同时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识字的方法。例如:有的学生说:“‘草’字上面的部分,就像小草从地上发芽了。”他边用手放在头上比划边说,样子可爱极了,大家在一片笑声中记住了这个字。有的学生说:“‘照’字下面有四个点,就像太阳光向四面八方照射。”全班学生都拍手叫好。还有‘睡觉’的‘觉’,我带孩子们读了许多遍,总是记不住,于是我就带领孩子们想办法,有的孩子说:“上面像眼睫毛垂下来,就睡觉了。”有的孩子说:“下面是‘看见’的‘见’,‘见’到了下面,不就睡觉了吗。”听着孩子们这些充满童趣的办法,看着孩子们由于想象而手舞足蹈的样子,枯燥的识字教学又一次在课堂教学中充满生机,同时也不得不为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力而叫好。抓住这一时机,我鼓励学生建立识字本,搜集自己从各个渠道认识的字,并自己想办法记住。比如:节假日跟爸爸妈妈出去玩认识的字;读儿歌读故事认识的字;看电视认识的字等,都可以记录下来。利用活动课,交流识字方法,争当“识字小能手”、“识字大王”。学生在玩中识字,变被动为主动,为识字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今的孩子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富于想象,一个小小的生字在成年人眼中只是个字,而在孩子们的眼中它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朋友,它的每一部分仿佛都会动,都会说话。课堂成了孩子们学习的乐园,结识新的生字朋友成了大家最快乐的事。孩子们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可是我又发现字当时记住了,第二天就有孩子忘记,这怎么能行?于是我又自编自创了许多小游戏,帮助孩子们巩固生字。如:《放鞭炮》、《摘果子》、《传字卡》、《拼朋友》、《翻板拼图》等。做游戏是七、八岁孩子最喜欢的,所以积极性特别高,一遍遍游戏做下来,生字已牢牢地记在了大家的脑子里,做游戏读生字也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事。
二、 创生教材,放飞想象的翅膀。
新教材编选的课文富有童趣,贴近孩子生活,每篇课文都图文并茂,读着课文孩子很快就进入了文中,成了文中的小角色,任想象的翅膀越飞越高。在教学《浪娃娃》一课,我利用孩子们住在海边这一优势,让孩子们充分想象:“大海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学生们有的说;“海水晒干了,能为我们提供盐。”有的说:“大海能为我们提供许多好吃的海鲜。”有的说;“大海深处还有石油,我们可以开采来用。”有的说:“大海很美,可以让我们小朋友到海边玩耍,还可以捡贝壳。”等等。学生们在想象中深化了教材,探索了丰富的海洋知识。《锄禾》这首古诗,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背起来容易,理解起来却很难,我设计了电脑课件演示动态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粮食来之不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课堂上有的孩子说;“夏天天气很热,到了中午我们都在有空调的屋子里睡午觉。可是农民伯伯还在种地,他们太辛苦了,我一定不浪费粮食。”有的孩子说:“天热我们都要吃冰块,可农民伯伯出了那么多汗,我真想给他们送去冰块,我今后再不吃饭掉米粒了。”有的说;“我真想帮农民伯伯种地,我不怕辛苦。”有的说:“谁再吃饭掉米粒,就太对不起农民伯伯了。他们太辛苦了。”等等。学生们在想象的同时,理解了诗意,不仅学会了知识,更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教学《想飞的乌龟》一课,当我问到:小乌龟掉到地上会想些什么?有的学生说:“小乌龟会想,下一次我一定钻到一个袋子里。把袋子挂在小鸟的翅膀上,这样一来就不会掉下来了。”有的学生说:“小乌龟还会想,下一次我一定坐飞机上天,在天上玩儿个够,也不会掉下来。”有的学生说:“小乌龟还会想,咬着棍子跟小鸟飞上天太危险了,一说话就掉下来了,下一次我一定坐在小鸟的背上,就不会掉下来了。”在教学中类似这样的想象真是太多了,现在的孩子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飞越。我在心里暗暗感叹;学生真厉害。正如一位教师所言;“如果我们不提高自身的素质,总有一天会被学生轰出教室。”面对挑战,我们更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
新课改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真正达到师生共同成长。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新的课程目标,为我们带来了崭新的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理念,更为教学带来了开放的可创造的空间。让我们每一个教师能跟上孩子们的步伐,和孩子们一起放飞想象,燃起求知的火花。在新课改的理念中,大胆创新,努力实践,为当今的教育教学开创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