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加快识字步伐 提高识字效率

发表时间:2011-10-17 阅读次数:381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因此从低年级起,教师就应扎扎实实地搞好识字教学。
一、        形式多样的“趣识字”。
     刚入学的儿童好奇心强,善于想象,因此,我们教师应努力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而有趣。让一个个汉字在孩子们的眼中成为最想认识的朋友,成为最想一起玩耍的伙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孩子们把生字当成朋友,大家都想早点认识新朋友,纷纷开动小脑筋,互相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在介绍方法的同时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识字的方法。例如:有的学生说:“‘草’字上面的部分,就像小草从地上发芽了。”他边用手放在头上比划边说,样子可爱极了,大家在一片笑声中记住了这个字。有的学生说:“‘照’字下面有四个点,就像太阳光向四面八方照射。”全班学生都拍手叫好。还有‘睡觉’的‘觉’,特别难记,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想办法,有的孩子说:“上面像眼睫毛垂下来,就睡觉了。”有的孩子说:“下面是‘看见’的‘见’,‘见’到了下面,不就睡觉了吗。”听着孩子们这些充满童趣的办法,看着孩子们由于想象而手舞足蹈的样子,枯燥的识字教学又一次在课堂教学中充满生机,同时也不得不为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力而叫好。
抓住这一时机,我鼓励学生建立识字本,搜集自己从各个渠道认识的字,并自己想办法记住。比如:节假日跟爸爸妈妈出去玩认识的字;读儿歌读故事认识的字;看电视认识的字等,都可以记录下来。利用活动课,交流识字方法,争当“识字小能手”、“识字大王”。学生在玩中识字,变被动为主动,为识字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今的孩子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富于想象,一个小小的生字在成年人眼中只是个字,而在孩子们的眼中它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朋友,它的每一部分仿佛都会动,都会说话。课堂成了孩子们学习的乐园,结识新的生字朋友成了大家最快乐的事。
二、        开动脑筋“寻字趣”。
     在识字教学中,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率极高的字。这些字特征并不鲜明,他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有些模糊,甚至混乱。在教学中,我抛开传统的教学方法,大胆想象,挖掘生字中内含的“趣”,以增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如生字“纸”,学生常错写成下面带点,尽管教师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多加那一点。但几乎每次用到这个字时,总有些学生不自觉的写错。教学中,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千万不要急于从生字入手,而是拿出一张白纸问学生:“这张白纸你可以用来做什么?”学生说,可以用来做很多事,写字、画画,做算术。接着我拿起笔来在白纸上点了个黑点,又问学生:“这张白纸你可以用来做什么?”学生纷纷说,白纸点上了黑点,就不能用了。这时再出现错字“纸”并指着多余的一点说:“看,这位同学是不是在白纸上点上了黑点?我们该怎么帮他改正错误呢?”笑声中顺利解决了写字难点。
三、        巧妙设计“趣中练”。
    识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准字音,掌握字型,更重要的还要了解字意,正确运用。结合低年级特点,教师可设计一些活动教具,通过趣味游戏进行巩固和运用的练习。孩子们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可是当时记住了,第二天就有孩子忘记,这怎么能行?我自编自创了许多小游戏,帮助孩子们巩固生字。如:《放鞭炮》、《摘果子》、《传字卡》、《拼朋友》、《翻板拼图》等。做游戏是七、八岁孩子最喜欢的,所以积极性特别高,一遍遍游戏做下来,生字已牢牢地记在了大家的脑子里,做游戏读生字也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事。
    为了加快识字步伐,提高识字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字要用不同的识字方法,如我们教学中常用的借助偏旁部首识字,熟字加偏旁识字,熟字加笔画识字,字型想象识字,数笔画识字……。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一看到字的结构,就能从字的结构联想到读音和意义。在教学中,要注重趣味性,让学生们乐学、愿学,学得轻松,这样所学的知识就不易遗忘,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