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如何在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情境

发表时间:2011-10-26 阅读次数:308
 一、利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
     利用图片、模型、实物,可以充分利用人的有意与无意知觉的特点,把有意刺激与无意刺激结合起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记忆效果。利用游戏竞赛活动,符合小学生好动、好玩的年龄特征。利用幻灯、多媒体等手段,可以为学生展示与实际经历相似的各种感官信息,对学生的智力感情产生一定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并不能单纯依靠耐心讲解,而要把学生吸引到发现知识、掌握技能的环境中,在自然环境中习得知识、巩固操练句式,达到交流运用英语的目的。如在三年级第一节英语课,我便采用了我和学生的名字卡片这种最简单、最直接的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在新授本课会话时,注意使自己全身心地进入角色,利用自己的身份Mr Wang和学生进行情景对话,使学生理解对话的含义,从而加深印象,帮助记忆,并有利于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具的运用使学生能感性地了解英语语言材料,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语言情境,服务于整个课堂教学,使小学生们更好地学习英语语言技能,开发潜能和智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利用体态语创设情景
     小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英语,对英语词汇和句子的掌握甚少,尤其是教师的用语都是课本中未曾学到过的,为了给学生创设英语会话的良好环境,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全英语教学,学生无法听懂,怎么办?这时,教师的身体语言就起到了桥梁作用。在课堂上,教师的身体语言和有声语言相结合,会使教师讲解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明白教师的要求。如在课文对话教学中,我把对话中涉及的有关新词或句子在“Free talk中进行渗透,然后出示挂图,让学生听录音,教师根据对话的内容配以恰当的体态动作,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发挥他们的想象、推测、记忆等综合能力,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课文中对话的意思,然后模仿或创造动作进行情景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