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耐心+细心=成功
青岛宁夏路小学 韩坤
记得2000年是新课改实验年,在领导的耐心劝说下,我恋恋不舍地放下了教了五年的班级,接受了一个重要的任务——接一年级课改实验班。
班级接到手没多久,我就发现班级里有两个让我特别“头疼”的的孩子——王俊和李浩。王俊生性好动,从第一天来到我面前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个小孩子不一般。站队排座位,大家基本能按老师的要求较快速地站好,这时就只见王俊在男女生的队伍中间乱窜,一会儿站在男生面前,踮起脚,抬起手,和人家比比高;一会儿从一个女生背后偷着拍人家后背一下,然后快速跑到另一个女生后面拽人家辫子一下......我瞪大眼睛看着他,我想他在我的注视之下会马上收敛自己的行为。但我很快发现我错了,他看见我看他,稍微一停顿,调皮地看了我一下,然后又开始继续闹腾起来。
这就是我第一天领新生训练时发生的一幕,以后不管在课间还是在课堂上,他都是这样没完没了地闹,好像永远有使不完的劲儿。
开学两周后,大部分小学生都已有板有眼地开始了自己的小学学习生活,只有王俊依然不减他的顽皮。怎么办?我想找到他这样的根源,对,把他定为第一个家访的对象。一天下班后,我跟他说今天老师到你家里去看看吧?他很高兴,连忙说:“好!”我暗想,这小家伙真是很两样,他竟然不知道我要去“告他的状”。
正好下班的时候他妈妈来接他,我便把他这两周来的表现跟他妈妈详细地说了说,我说我感觉孩子好像从来没有人管束过似的......这时他妈妈的眼圈红了,说自己和孩子的爸爸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就离婚了,孩子判给了他爸爸,他爸爸要忙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孩子一直以来就跟着奶奶生活。说老人身体不好,也不会管孩子,只给口吃的了事。孩子四岁的时候奶奶没了,家里没人照看,拖到孩子六岁,她说自己实在看不下去了,把孩子接到了自己身边,还说这个孩子根本没上过幼儿园,六岁之前都是“放养”的......
听着王俊妈妈声泪俱下的诉说,我终于明白了他为何这样爱动,同时感觉自己的心被什么东西揪疼了——这个孩子真的很可怜。
明白了他这样的原因,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用爱心去爱这个孩子。每次去上课,我都会走到他身边,摸摸他的头,问问他今天快乐吗?在家听妈妈话了没?让他时刻感觉老师很爱他;下课,我会领着他走出教室来到活动区,告诉他在学校该遵守的规矩,怎样和同学和睦相处......只要他有一丁点儿的进步,我就会夸张地表扬他一下,然后给他提出下一次进步的小目标......
慢慢地,大家都发现王俊在发生变化:在课堂上能坐住了,主动举手发言的次数越来越多;课间他能和同学们和睦地融在一起了,还不时跑到我跟前和我说说他的快乐......
看着这个孩子慢慢地成长起来,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同时我也坚信,以后不管再遇到怎样有个性的孩子,爱心+耐心+细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