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艺术“2+1”项目覆盖城乡校
发表时间:2011-12-06 阅读次数:374
“这学期,我们班有了音乐老师,教我们唱歌跳舞,学校还增加了好多体育器材,我们玩得可高兴了!”近日,在山东省高密市一所偏远农村学校伏家口小学读书的王晓刚高兴地告诉记者。
高密市今年针对农村艺体教育薄弱、师资不足、条件受限等问题,以义务教育学校为重点,通过组建教育艺术团送教下乡,按新进教师10%的比例招聘音体美教师,建设校本课程体系,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全面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并将体育艺术“2+1”项目延伸至高中和幼儿园,建立一贯制培养机制,覆盖了城乡所有学校。
通过建立教师流动调配机制,高密盘活了存量师资,打破区域和校际界限整合全市艺术教师资源,组建了7个教育艺术团。艺术团的730名教师分片到农村学校指导艺术教学、送课下乡、培训艺术教师,有效地破解了农村教师短缺的问题。近年来,高密市每年按新进教师10%的比例招聘音体美教师,重点补充到农村学校,逐渐形成了新的体育艺术教育骨干力量。
“我们把体育艺术"2+1"项目纳入教学计划,重点推进实施体育艺术10大类56门校本课程,确保开齐开足课时,并重点加强农村体育艺术教学设施、器材配备,严格督查考核,保障体育艺术"2+1"项目全面实施。”高密市教育局副局长姚灵光说,高密还改革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将体育艺术素养纳入重要评价指标。
在高密一中,学校让学生自主竞标承办体育艺术节、书法摄影展等20多个体育艺术活动项目,组建了60多个学生社团,搭建了多元发展的舞台,形成了学生“自我锻造”的发展特色。目前,这一模式已在全市推广。
此外,文化底蕴丰厚的河崖小学传承创新传统地方戏开发了茂腔校本课程,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姜庄中学的扑灰年画、高密中专的舞蹈、育才中学的竹竿舞等一大批特色项目,让体育艺术“2+1”项目形成了“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新局面。目前,高密已有5所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素质教育舞蹈课实验基地”,3所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高密市还在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博物馆共建体育艺术等活动基地,拓宽学生的校外活动空间,并从社会聘请体育艺术专业拔尖人才组成特长生导师团,积极开展“名家进校园”活动。各学校的歌舞团、体育队节假日期间还到农村、企业、社区举办文艺演出和体育联赛,成为活跃农村和社区文化的新生力量。
“体育艺术"2+1"项目是补齐艺体教育短板,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着力点。我们希望通过教师流动、典型带动、社会联动、机制推动,进一步深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的扎实开展,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服务。”高密市教育局局长杨宗荣说。
目前,高密市所有学校体育艺术课程开课率、体育艺术“2+1”项目学生参与率都达到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