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心情好的时候做什么事都开心,看什么景色都优美,即使出现一点影响心情的小瑕疵,也会以宽容的心态,一笑而过;如果在心情差的时候,情境就完全不同了,看什么都不顺眼,好像老天在故意和自己作对,连平时宠爱有加的孩子都免不了被无辜连累。
每时每刻,我们都生活在情绪中,不同情绪更会由内而外地表现出每个人的个人素质。对孩子的态度,尤其是在家长心情低落时的态度,最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教养和修为。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毫无理由迁怒于孩子,将自己的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让他们做家长的出气筒,这类行为对他们的伤害可能一时看不出来,但是积压久了,尤其到了青春期,孩子会义无反顾地通通还给家长,对营造家庭和睦关系带来巨大影响。
越亲近的人,越容易互相伤害。丈夫事业不顺回家挑剔妻子,妻子婆媳不睦埋怨丈夫,家长遇有不顺敲打孩子。也许夫妻间的不如意还有迹可循,但孩子却是最无辜的受害者,他们不干预父母的事业,不关心邻里的关系,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开心快乐。
拿孩子撒气,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家长任何动作表情,都会牵动他们的情绪。很多长期在情绪不稳定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当爸爸妈妈回家时,他们第一个动作不是高兴地迎接,而要先跑出房门,看看爸爸妈妈脸上的表情。如果表情是喜悦、平和、亲切的,孩子才会露出天真快乐的表情,一旦发现爸爸妈妈脸上有怒气、阴沉着脸,孩子就像小绵羊一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哈哈大笑,就连电视动画片的声音都不敢放大,恐怕自己稍有疏忽就被爸爸妈妈骂,或是一不注意就被踢一脚,打屁股。
很多家长会因为一点小事就给孩子一顿打,如果孩子再大声哭闹就更用力打。请曾经有过这样行为的家长仔细想想,那时的你到底是在行使家长教育孩子的权力,还是在发泄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的情绪?你想过孩子的感受吗?在日本跟末永苍生老师学习儿童绘画疗法的时候,他向我展示了许多内心孤独无助孩子的画作,有几例就是长期在不良氛围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逐渐形成消极、沉闷、懦弱怕事的性格。我们自由绘画乐园就有一个男孩,刚到画室的时候,男孩的爸爸是个脾气暴躁且爱喝酒的人,只要爸爸心情不好,或是喝了酒,就要砸家里的东西,自己也免不了一顿暴揍,这个孩子长期生活在不安情绪中,变得十分胆小,就像一只受伤的小猫一样警惕,就算旁边人突然稍大声一点说话,他都会被吓得一哆嗦,看着着实可怜。孩子在乐园已经快两年了,爸爸也通过绘画心理改变了自己,反省自己的问题,爸爸的改变逐渐影响了儿子,男孩现在很快乐,自信了很多,心也变得强大了。
被父母不良情绪牵连的孩子,会觉得非常委屈无助,或对家长心生厌恶,损害家长在孩子心中形象,造成孩子性格扭曲。另外,家长无故拿孩子撒气,还会向孩子传达不负责任、内心软弱的信息,因为一个遇到事情只会一味抱怨悔恨,不会反思自我,消化不良情绪的成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也对他人不负责,既不能承担后果,又有失作为家长的榜样风范。
所有家长应该尽力成为一个成熟的家长,一个成熟有责任感的人,面对生活的不平坦能坦然面对,不将自己的过失后果让他人承担,尤其是转移到一无所知的孩子身上,拿孩子撒气,这是作为父母的失职,是比心情差,是比失败更恶劣的行为。
控制自己的情绪,当要发作情绪的时候多问问自己:心情好的时候会这样对待孩子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想您应该试着冷静下来,不让可怜的孩子成为你的发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