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教学设计《平安夜》

发表时间:2011-06-06 阅读次数:845
这首歌是奥地利的一个小地方的小乡村教会的神父Joseph Mohr在1816年写的歌词,曲作者Franz Gruber是当地的一位默默无闻的音乐老师。据说当时是因为小教堂的管风琴坏了,所以Mohr神父要Gruber先生为他写的这首歌谱上用吉它伴奏的曲子应急。歌谱后来由修管风琴的人带出来,外面的世界才得以知道这首歌。这首歌很快传开受人喜爱。今天她已经几乎成为圣诞节的官方“节歌”。她被译成许多种文字。上面那个网页就有67种不同语言的105种不同版本的歌词。(中译者刘廷芳也是“五四新文化基督徒”“生命社”成员之一,据说是一位身材瘦小但善于交际社会活动能力很强的“大将”。。。)
   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曲子动听,歌词优美,充满了一种属天的安宁。可以想象当年的默默无闻的Mohr神父在圣诞节前的晚上在山坡上望着奥地利乡村月下的景色,遥想圣经中关于救主降生的记载,感慨上帝借着道成肉身的圣子成就的救恩,是任何心被恩感,灵感奔涌,写下这"Stille Nacht!Heilige Nacht"的不朽诗句。Mohr神父一生微寒,仅有的财富全部奉献给当地的学校和养老院,病逝的时候身上不名一文,真正体现了圣诞传统“博爱惠施”的精神。“平安夜”的曲作者也是特别名不见经传,以至后来的人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历史上还有把曲作者归到贝多芬、亨德尔这些“大牌”名下的时候。独行奇事的上帝又一次“颠覆”“有名”与“无名”,他使用一位默默无闻的乡村小教堂的神父和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业余作曲者,为世人创作、留下这首流芳百世的圣诞名曲。《平安夜》的来历本身可以说就是一个神迹。
   在这繁忙的
节日季节,让我们暂时忘掉那些杂事吧!安静下来,倾听那来自心底的轻轻的《平安夜》歌声,思想两千年前那个夜晚在伯利恒降生的婴孩对人类、对历史、对你我的个人生命的真正意义。。。
 
平安夜的由来
    圣诞节前夕也就是俗说的平安夜,当晚,全家人会团聚在客厅中,围绕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彼此分享一年来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祝福及爱。在这天晚上都会看到一群可爱的小男生或小女生,手拿诗歌弹着吉他,一家一家的唱着诗歌报佳音。到底佳音队这种节日活动是怎么来的呢?
    耶稣诞生的那一晚,一在旷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有声音自天上传来,向他们报耶稣降生的好消息。根据圣经记载,耶稣来是要作世人的王,因此天使便透过这些牧羊人把消息传给更多的人知道。
    后来人们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处报人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报佳音已经变成圣诞节不可缺少的一个节目。
通常佳音队是由大约二十名青年人,加上一备装扮成天使的小女孩和一位圣诞老人组成。在平安夜晚上大约是九点过后,开始一家一家的去报佳音。每当佳音队去到一个家庭时,先会唱几首大家都熟悉的圣诞歌曲,然后再由小女孩念出圣经的话语让该户人家知道今夜是耶稣降生的日子,过后大家一起祷告再唱一两首诗歌,再由慷慨大方的圣诞老人派送圣诞礼物给那个家庭中的小厅子,整个报佳音的过程就完成了!
 
 
《平安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平安夜》。
    教学目标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宁静、祥和的气氛,了解歌曲的创作经历。
    2.欣赏不同形式的《平安夜》。
    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师: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设问:什么节日会听到这首歌?
    生:圣诞节。
    师:与圣诞节有关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
    生:《平安夜》《新年好》《哈里路亚》等。
    2.学习歌曲。
    (1)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中文、英文)。
    (2)学习高声部旋律、学习用口风琴吹奏歌曲《平安夜》高声部的旋律。
    (3)学习低声部旋律、学习用口风琴吹奏歌曲《平安夜》低声部的旋律。
    合奏练习。
    3.分组用各种形式演唱歌曲。
    (1)分声部学习。
    (2)合唱练习(注意保持声部间的和谐音色)。
    4.各组汇报展示。
    第一组:齐唱。
    第二组:用英文唱。
    第三组:合唱。
    第四组:口风琴合奏。
    5.欣赏吉他演奏的《平安夜》和电声乐队演奏的《平安夜》。
    教师播放音乐
    学生分四个组听音乐,律动(可以摇动身体、走步、慢速转圈或原地做造型等方法)。
    教学评价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平安夜》。
    2.分组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