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品分析
分析项目 |
具体内容 |
相关资料信息 |
创作背景 |
《顽皮的童谣》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 |
1. 童谣的特点:
一是语言平白易懂。童谣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主要对象为婴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童谣自然要平白如话。
二是声韵自然活泼。童谣和其它艺术形式不一样,它十分讲究节奏和韵脚。这是因为唯有强调音韵之美,强调音乐性,孩子才能琅琅上口的记诵。
三是句式短小生动。
四是情意俏皮有趣。这就是说,童谣是针对孩子创作的口传文学,自然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语言要俏皮,富有意趣。
五是想象奇特幽默。幽默是人生的财富,富有幽默感自然是童谣的重要内容。
2. 顿音记号
用▲ 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跃。 例如:
▲▲▲▲ 1 3 5 3 演奏成:
3.五声调式:
宫商角徵羽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 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 |
曲式特点 |
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歌中非常巧妙地运用“sol-5”、“mi-3”两音作为小杜鹃“咕咕”叫声的音高,既吻合大自然中杜鹃鸟的真实叫声,又和本课要求掌握的音乐技能同步,充分体现了音乐和大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
|
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乐段的结构及一部曲式:乐段通常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由两个各有四小节(或八小节)的乐句组成的"乐段"(专称为"方整性的乐段")在器乐曲中最为常见。其特点是平衡、均称感强。一首乐曲仅由一个乐段构成的称“一部曲式”。
曲式有很多种,无论大小,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创新之作,都会包含以下三个原则:对比,变奏、重复。
对比是由作品中的多个音乐材料造成的,它们在旋律形态、节奏型、情绪特征上的不同给听者带来了新鲜的感觉。
变奏手法是将一个音乐材料在保留某些特征的情况下进行变化,一方面仍可使人听出原型同时又有新鲜感。比较简单的变奏是基本保持主题的旋律轮廓、节奏型甚至和声,只是添加一些小小的装饰。
重复是指音乐材料的再次出现。
三个原则并不是互相无关的,它们在使用中可以互相渗透。
音乐的曲式按照传统可以分为两类,小型曲式和大型曲式。小型的包括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复二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大型的包括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 |
蕴含的情感 |
歌曲优美活泼,让学生体会人类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
涉及的学段知识点 |
|
蕴含的
学段能力 |
1、学习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2、通过优美中带活泼的歌曲《顽皮的杜鹃》,体会人类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3、通过用打击乐器和情境表演的方式,感受歌曲优美且轻松自如的音乐情绪。
|
注:“相关资料信息”一栏,请对应项目一栏将有价值的内容及时提供。没有则将表格合并。
二、演奏处理:
依据歌(乐)曲的风格特点,你认为该歌(乐)曲在演奏方面应采取哪些伴奏方式才能更好地落实学段目标、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
根据作品的曲式分析第一、三部分完全相同,可采用不同的伴奏形式给学生创设不同的听觉感受。第一部分采用柱式和弦,给学生创设行进的感觉。第二部分采用完全分解和弦,表现中间部分的柔和轻松。第三部分采用半分解和旋,进一步提高对旋律的感受能力,最后两小节采用属七---主,让学生感到有结束的感觉。
前奏处理:
因为歌曲属于进行曲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应完全采用歌曲的最后一个乐句,作为歌曲的前奏,为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行进感,可采用柱式和弦的伴奏音型。
学习过程中伴奏型的建议:
歌曲的学唱初期,可先采用右手单弹,要求学生关注旋律的走向。在歌曲的学唱中期,应在附点出加重演奏力度,突出附点的出现,左手运用柱式和铉强调,不适宜过于复杂。到歌曲学会之后,可进行较为丰富的伴奏。例如:无旋律伴奏
三、演唱处理:
依据歌(乐)曲的风格特点,你认为该歌(乐)曲在演唱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更好地落实学段目标、有效地解决教
在教唱《顽皮的杜鹃》这首歌之前,必须认识和掌握低音的“5 6 7”三个音,这是歌曲里出现最多的,也是唱好四个乐句最关键的音。因此在新授课之前用了约15分钟进行新授前的指导:首先给学生复习七个基本音的音高与唱名,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在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有七个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并结合“5 6 7”的柯尔文手势,通过跟琴声演唱,再到清唱。为了让学生掌握得更好,我还设计了手势游戏: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尝试用柯尔文手势来视唱,我发现学生用手势带着唱比不用手势唱要准。
1.听范唱歌曲。
师:说说这是一首情绪怎样的歌曲?(欢快、活泼)
2.自学歌词
3.再听歌曲,并根据歌词自由设计动作
4.轻声学唱: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5.视唱乐句。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深入指导:
1、认识顿音记号: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了一个重要的朋友——顿音记号(出示图),要唱好这首歌,一定要找到顿音的感觉。今天我们来看看天天是怎么找到顿音的感觉的。
2、看录象《天天的故事》
师:说说你理解到的顿音的感觉就象什么?你能不能也找一找生活中顿音的感觉呢?
生:…….
师:它的感觉听起来有弹性、跳跃感很强,还有一定的力度。
3、指导学生唱好有顿音的乐句
4、指导有感情的演唱(注意力度、换气等知识)
四、谱例建议
请在以下谱例中对演奏、演唱的具体方式做出重点标注。
花喜鹊和小乌鸦
1= bE 2/4 儿童寓言歌曲
稍快 活泼地 tr tr
(3.5 3 5 | 6 5 0 | 3.5 3 5 | 6 5 0 | 1.2 3 6 | 5.4 3 2 |
1 0 5.6 | 1—)|
5 5 6 | 5 0 | 5 6 | 5 0 | 1. 2 | 3 5 | 3.5 6 | 5 0 |
演奏: bE bE bA bB bE bE bA bB
1515 1515 4 1515 1515 1515 4 1515
演唱:注意附点节奏和休止符
6 6 1 | 2 3 2 | 3.5 1 7 | 6 6 0 | 2.3 2 1 | 2 0 2 3 | 5—|
演奏: Cm Fm bB
6363 2626 1515
演唱: 注意切分音的演唱 本小节注意休止符
6. 5 | 3 2 1 0 | 6. 5 | 3 2 1 0 | 3.5 3 5 | 6 6 5 0 |
演奏:Cm bE bA bB bE
6363 1515 4 1515 1515
演唱:注意休止符
3.5 3 5 | 6 . 5 3 2 | 1 0 5 6 | 1—— ||
演奏 : bA bB bE
4 1515 1515
演唱: 注意本小节的休止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