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手势艺术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3-10-25 阅读次数:887
手势是人体敏锐丰富的表意传情器之一,它以众多的不同造型,描摹事物的复杂状貌,传递着人们的潜在心声,披露着心灵深处的微妙情感,较之眼神语言,手势是更有力、更直率地表达人的情感和欲求的手段。
体育教学中的手势,既能表达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又能为特定教学需要而作为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
1、手势表达一定的情感
适时适度的手势,可以使教师的讲解重点突出,更有激情感。当教师讲到关键之处,或学生有“开小差”行为时,教师在面前竖起食指,并加上语言提示,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倾听和思考教师讲解的问题;当学生练习前,教师的指导配上有力的拳头一竖,会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和信心;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教师手指略略一点,无异于给这些学生敲了警钟;当某个学生练习失误时,教师在肩背上轻轻一拍,学生能感受到一种力量的传递,似乎在说:“没关系,再来一次,你能行!”;当某个学生练习有进步时,教师在较远处可竖起拇指以示鼓励和肯定。
2、手势用于教学组织的指示
体育教学中,场地大,人员分布广,组织复杂,手势可以作为语言指挥的辅助手段,指导学生的行动。有很多手势是体育运动中规定的或约定俗成的,如体操队行的手势,集合时右手握拳额前前弯曲上举的手势等。在教学实践中,还可以根据组织教学的需要采用学生能领会的指挥手势。如要求队伍绕过某个障碍物,教师用手在体前绕圈;要求学生靠拢,教师两手张开体前合拢;要求形式停止练习或讲话,教师两手打开暂停手势等。
3、手势用于技术动作的演示
在一些较复杂的技术动作教学时,教师的抽象讲解难以很清楚地表达技术要领,这时可借助两手的比划模拟该技术中的难点和细节,使学生对速度较快的动作示范和讲解不能清楚了解的环节获得较清晰的表象和概念。例如为了表述跳高的脚着地动作,可用两手掌的张合表示起跳从脚跟过渡到全脚掌、再到前脚掌的过程,这种示范就更直观、形象和清晰。
合理地使用手势是体育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而不合理的和过多过乱的手势则给人以心烦意乱之感。如说话时老是指指点点,给形式以盛气凌人的高傲感;将手插入口袋听学生讲话,表现出一种不信任对方的姿势;调动队伍用手一指,而忽视口令的正确运用,则是同样教师专业修养差的表现。抠鼻子、揉眼睛、抓耳朵、搔痒痒、咬指头、捋胡须、理头发、甩哨子等等,都属于不当行为,应抛弃于体育教学过程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