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生本愉悦课堂

发表时间:2015-03-30 阅读次数:981
 一、对“生本高效课堂”的认识

  “生本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发展、自主学习的课堂,它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以学生为本,二是课堂高效。课堂主旨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使语文教学要有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生长需求,全面的了解学生。“生本高效课堂”的基本要素是:尝试自学  合作交流   探究质疑   拓展补充   评价反驳。

    二、注重学生自学,体现以生为本

    纵观这六节观摩课,都是以自主学习卡的形式呈现的,这样做到课前可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便于充分的了解学情,通过汇报自学,及时了解学生课前自学掌握知识的情况,对教学及时调整。对于浅显易懂、学生自学中能解决的老师不教,这样就有了充分的时间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课堂上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发展的潜能,并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获取知识……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处处体现了以生为本,使课堂更有活力。

    三、注重方法指导,体现课堂高效

    这次观摩课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将两课时的课融为一节完整的展示课,而以往的公开课是以处理内容为主,至于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就给我们无限的向往了。比如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讲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薛老师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思路,文中的三个事例,只精讲了第一个事例,后两个放手于学生自学,展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学完三个事例后又提出一个核心问题:这三个事例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事例中的相同点,从而引导学生掌握了议论文的写作结构及写作方法。不仅如此,薛老师还将大量的课外知识迁移到课堂上来,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司空见惯”这个词意后又讲述了词语的来历,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刨根问底的习惯。再如《穷人》这一课,王老师对孩子书法指导非常细致,从哪里起笔,哪里落笔,运笔时需要注意什么,比如“行书流畅、楷书端庄”,“妻”横多距离要相等,最下一横要伸展……一言一行使博大精深的汉字和书法文化走进了学生。并通过抓住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体会内容和表达方法,也有创造性的理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也许,文章讲的不必多么复杂,展现多么的有层次,只要把重点拿出来,让同学们把这些理解了,何愁其他内容不会呢?田老师执教的《凡卡》这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师生对语言的品味,如凡卡挨打时的语句,田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悟,把学生带入了对凡卡的同情中。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时,抓住了凡卡回忆和爷爷快乐生活的语句,领悟写作手法,又出示了两部分资料进行补充,更加突显了反衬写法的特点,我想这对学生今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充满语文气息,体现教师素养

    这次听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执教老师深厚的语文底蕴,她们的课堂洋溢着一种浓浓的说不出的人文气息,她们的课堂语言带给人美的享受,这是语文的美,语言的美,引领学生走进课文的意境。用听课老师们的话说:能参加省公开课的老师都是有一定语文素养的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使课堂充满笑声,充满和谐、愉快地气氛。娓娓而谈的讲授方式轻轻地叩启学生的心扉,平和的语调如同小河流水,淙淙潺潺,悦耳动听,犹如春风化雨,吹拂着学生的心田。声情并茂的语言更是韵味无穷,课堂上以声传情,声气相求,使学生在不自觉中产生了情感共鸣,更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尤其是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过渡语,都设计的极为巧妙,有语言的过渡,有音乐渲染,层层深入,将课堂的情感推向高潮。饱含深情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时刻感染着学生,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得到了升华。

    课堂中老师们娴熟的动作,出口成章的语言,尽显了为人师表的文学才华。从优美诗歌,到中外经典名著的推荐,无不放飞了学生的文学梦想。听这样课的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思维上的飞跃,给予我更多的是感动。平时我一定多读书,充实自我,给我今后的课堂输送养料。

    生本高效,仅仅是一个开始,需要我们用行动不断践行着。愿你我心里点燃生本高效的明灯,幸福的走在语文的生本高效之路上,处处以生为本,堂堂体现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