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课堂 别样的形式
小班班级规模小,学生的人数多,与大班同样的教室,小班可以活动的空间相对变大,座位排列十分灵活。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科目的要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也可以依据所授课的特点,安排不同形式的座位,组合不同的学习小组。马蹄型、对称型、周边型、秧田型、扇型等等形式,都是我们教师经常采用的。
这些形式多样的排列,不仅避免了千篇一律的传统教室格局,而且使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远远地站在黑板前或讲台后,而是在更大范围内来回走动于教室之中,最大限度地和每一个学生接触。师生之间和心理的距离大大缩短,营造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大大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例如:我们的英语老师在教学《牛津英语》一年四季这内容时,老师们根据教学内容,把课桌排列分成四大组,春天组、夏天组、秋天组、冬天组,让每一个学生自由找朋友,同时操练句型……然后根据共同的爱好聚在一起,讨论各个季节的特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再如:数学教学中,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一课时,将班级中36个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剪、移,编成一个长方形,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得主动、轻松、效率高。
语文课中在口语交际教学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先让学生在组内进行充分地交流,再推荐好的进行全班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交流的机会,而且大大地提高了交流的效率。
总之,小班的课堂教学较之大班的课堂教学有更多的切合文本内容的开放的、自由的教学形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更人性、更融洽。
少一半学生 多一倍关注
小班的课堂,学生人数比较少,学生受到跟更高程度的关注。
(一)关注每一位,体现平等性。
“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教师的视野只能监控到30人以内,这是教师关注的最大值。而小班30人左右为我们关注每个学生提供了可能,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言行举止,甚至表情的变化都逃不过教师的法眼。这样的课堂,纪律能较好的调控,学生分心做小动作的行为要比大班少得多,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真正做到从每个学生的学情出发。更重要是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机会。而大班教学中,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往往淹没在大班的人群中。小班化教学虽然说不能体现绝对的公平,但教师对每个个体的关注、对每个学生的期望显然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那些内向或暂时落后的学生也变得相对开朗自信。平时我们要求老师们做到在一堂课中让每个孩子都至少拥有一次发言的机会,让班级中的学生轮换拥有多种表演、实验操作等机会,为学生营造全员参与的机会,体现教育的公平原则。
(二)尊重差异性,因材而施教。
小班化课堂教学一个大的特色,就是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因材施教成为了可能。
大班教学由于人数过多,一个教师要面向五六十个学生,有的甚至更多,时空受到很大限制,要在这样的课堂上实施个别教育,是比较困难的。而小班化课堂,因为人数较少,教师可以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基础、心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等情况都了如指掌。教师能及时发现他们的独特性。对于优等生鼓励他们冒尖、创造;对于那些不善发言,胆子小的学生,教学中可以给他们创造更多合适的发言机会,培养自信;对学习吃力的学生则加强对他们的个别辅导,耐心帮助,给他们充分的学习时间、更多的机会,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采用不同的引导手段。
一把钥匙一把锁,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适合他的那把钥匙才能打开他的心灵之门。承认差异,了解差异,尊重差异,因材而施教,这样的小班课堂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为他量身定做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合他的最好的发展。
(三)张扬主体性,灵动而多样。
在小班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因为人数少,每个学生都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下,学生表现出更为主动和积极,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面广,个性也更为鲜明,展现出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多样的面貌,体现了小班课堂灵动的特征。课堂上他们或讨论交流、或表演展示、或动手实践、或各抒己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和谐全面地发展,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积极地参与 和谐地互动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实践,既动手又动脑,创设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苹果的理论大家也很熟悉,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就能产生多种思想。互动教学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式,小班化教学中,学生在课堂内所平均占有的时间成倍增加,每个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多的、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与交流,进行互动。新课改以来,我们教师与学生是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共同发现、共同创造,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与友好伙伴。我们把个体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向交流。尤其是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和优势,积极开展小组学习,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影响、和谐互动的教学新局面。
当然,与大班课堂教学相比,我们大家认为,因为人数少,班级中学生的竞争氛围和竞争的意识不像大班那样明显;因为班额小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气氛。其实,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个人认为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是关键。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