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国学经典朗诵》感悟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人之初,性本善……”,伴随着同学们嘹亮的诵读声,经典国学的理念如春风细雨滋润大地般,慢慢的渗透我们的脑海,让我们感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如瑰宝般的魅力。它不仅影响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在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底蕴中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印记,而且也影响指引了世代乃至当代中国人的行为与思想。
何谓国学?所谓国学,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涵盖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围。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一些古人的名人名言,虽是简短质朴的语言,但却蕴藏着做人做事的大道理。它所表述展现的道理却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就比如“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这句话,它告诉那些不团结的人:团结就是力量。如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有愚公移山的力量。再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句话,它告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几个人同行,必定有能当自己老师的人。我们可以择其优点学习。看到他不善的一面就对照着改正自己。
国学蕴藏着很多人生的哲理,是我们每个人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二年级的时候,我在传统文化课上学习了《续小儿语》中提到的“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意思是待人接物要大方,衣食所用要节约。对待别人要宽容,要求自己要严格。刚好前几天爸爸的客户要请爸爸吃饭,我就和爸爸说,不要挑太奢华的地方去吃,不要对人家太多要求。爸爸不明白,就问我为什么啊?我说:爸爸你没听过“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吗?”于是我就把学到的一一讲解给爸爸听,爸爸听完给我点了个大大的赞。还说他这个前浪已经被我这个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了,他也要好好重补一下国学知识了。
的确,国学世界的知识是无限的,是永不泯灭的。它浓缩了众多中国古人的智慧,是智慧的结晶,是哲理的精华, 是值得我们每个大人小孩都应该好好学习揣摩的。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不断被淘汰的时代,更应该加强学习,要多读书,正所谓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欲上进先读书。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照亮自己前进的路,给自己指点迷津,让自己拥有一个丰富而充实的人生。
谨记经典,感悟传统文化。弘扬国学,传承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光荣使命,我们应该以此为骄傲,也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学习国学,弘扬国学,使其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永不衰竭,国学,必将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