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学园为习作教学开“药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向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但是目前由于习作教学的内容和操作很难形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序列、体系,教师和学生都感到不知从何提高。为此青岛宁夏路小学宁学园教师聚集一起诊断目前的习作教学,寻找“病根”,并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良药”。针对总结的几个问题:“不细心观察生活”、“没有丰富的语言储备,缺少基本的表达方法”、“内容、形式等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等,老师们交流了解决策略,开出了“药方”,例如要消除学生对习作“恐惧症”,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要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乔文斌老师指出应避免用太多的条条框框去约束学生习作,应该让他们能在习作中自然倾吐,乐于表达。王玮老师 “生活化”习作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手触摸、用耳朵听、用口交谈、用大脑思考,同时还要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的滋味。王淑玲老师认为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也很重要,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在本次探究活动中,老师们深深地感到习作教学的深远与厚重,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习作,学会习作是习作教研的最终目的。在后面的习作教学中,老师们将继续努力探究新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习作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