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青岛宁夏路小学体育卫生管理制度
青岛宁夏路小学体育卫生监督制度
卫生保健教师工作制度
卫生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制度
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学生健康检测制度
学校教学卫生监督制度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
学校饮食卫生工作管理制度
卫生药品与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学校卫生室管理制度
学校体育工作制度
青岛宁夏路小学体育卫生管理制度
体育、卫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渠道。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全面实施《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制。
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安全和卫生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制;使学生掌握体育卫生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进取的精神。
三、工作内容与实施方法
1.按《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要求开足课时,每天安排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2.做好日常教学工作,体育教师要认真备课、上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加强体育卫生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开展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4.根据学校实际,继续做好各种体育训练队的工作。
5.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做好学生群体活动的开展,提供各种活动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身素质。
6.做好一年一度的体质监测工作。
7.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活动,并争取在每次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8.上好卫生健康课,通过班会、社会实践、卫生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加强自我保健能力。
9.加强卫生室的管理,发挥卫生室的职能效用。
10.协助上级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健康体检,并做好体检的统计分析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青岛宁夏路小学体育卫生监督制度
一、卫生室定期与体育组共同对运动场地和器材的安全进行检查,使损坏器械得到及时修缮。
二、加强安全自护教育,对已发生受外伤的学生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让学生得到及时医治,并做好登记。
三、卫生室与体育组共同商议,为生理期女生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
四、卫生室根据伤残、体弱患病学生的病情记录和医疗证明,及时与体育组取得联系。
五、卫生室、体育组共同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机能的测量检查和统计分析工作。
卫生保健教师工作制度
一、在学校日常卫生工作中,做好学校领导的参谋和技术指导工作;学期初,制定卫生工作计划,学期末完成工作总结,并及时上报。
二、有计划地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工作,建立健全传染病管理及上报制度,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学生查体以及各种预防接种工作。
三、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上好健康教育大课,做到有备课,有资料档案。组织各班级做好卫生宣传工作,做好宣传板报及健康小报,并将小报存档。
四、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及学生体质健康卡片,卫生教师要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做好跟踪记录,发现病情及时通报家长并配合家长做好有病学生的转诊工作。
五、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教学设备、课业负担及学生在校从事的各种劳动、体育活动等进行卫生监督并及时提出保健措施。
六、与体育教师密切配合,做好教学卫生监督工作,定期对体育场地、器材进行安全、卫生检查,并有记录。
七、抓好“防近”工作,控制新发病率,抓好眼操正确率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坐姿势。
八、做好学生饮食卫生监督工作,对学生饮用水、食堂进行卫生监督及膳食的营养指导工作。
九、开展学校爱国卫生工作,建立卫生各项制度,做好学校环境、班级卫生及学生个人卫生的抽检工作,有评比记录。
十、建立、健全各类卫生工作档案。
十一、卫生保健教师在工作期间应按规定着卫生隔离服上岗。
十二、积极参加各级卫生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加强个人修养、专业知识的学习。
十三、卫生保健教师离任时要向新任的保健教师详细作交接工作。
卫生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制度
一、掌握班级学生的健康状况、了解患病学生的病史、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女生的生理特点,在从事学校的各种劳动、活动中,区别对待、适当安排,并做好安全教育。
二、建立学生因病缺课登记本,对缺课学生及时进行调查或家访,如本班学生患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应及时与卫生保健教师及家长联系并配合保健教师做好观察、隔离和消毒工作。
三、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
四、认真组织检查,督促本班学生搞好经常性的卫生工作。
五、掌握本班学生的视力状况,配合保健教师做好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定期调换学生的座次;检查、督促学生做好眼睛保健操,对视力减退的学生,要与家长联系,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六、班主任离任时,应向新班主任详细作“学生健康状况”交班。
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一、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对卫生检查评比工作的领导。
二、卫生教师负责日常的学生个人卫生,教学卫生,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定期进行晨检,问检,抽检。
三、学校对物业保洁人员定为每日两扫,每周中扫,每月大扫的清扫制度。
四、每月组织学生对班级进行大扫除,每次大扫除学校对包干区的卫生,由卫生领导小组进行检查评比。
五、定期对学生的个人卫生,读写姿势,用眼卫生进行抽查评比,予以公布。
六、将卫生检查评比成绩,作为评选“先进班级”,“优秀班主任”,“先进个人”条件之一。
七、年终进行卫生评比,按分数留有记录,并做好“卫生规范”班级的奖励。
学生健康检测制度
一、制定学生健康监测计划,提请学校审查通过,列入学校工作计划。
二、制定视力保护措施,落实教学卫生制度,定期检查评比,保护学生视力。
三、组织好学生参观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工作,及时汇总统计查体数据。
四、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
五、通过查体发现疾病,及时通知家长做好进一步的诊治工作,并做好有病学生的跟踪记录,掌握学生健康状况。
六、及时向班主任、体育教师告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提出对有病学生的处理意见。
学校教学卫生监督制度
一、采光照明:教室自然采光照桌面度不低于150LX,54平方米的教室要安装40瓦的日光灯9支,灯管的排列与黑板成垂直状态,灯管离桌面高度1、7米。
二、课桌椅的安排:第一排课桌离黑板距离不少于2米,最后一排不能超过9米,桌与桌之间不少于50-70公分,边侧离墙50公分。
三、室微小气候要适中,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
四、窗户要挂窗帘,颜色以淡蓝色,淡绿色为最好。
五、黑板的长度4米,不反光,表面要平坦。
六、教室面积为54平方米,每个学生占地面积不少于1平方米。
七、每节课40分钟,不拖堂,课间不准留学生在教室写作业,下课都要到户外活动。
八、教师上课时注意纠正学生的阅读,写字、坐立姿势。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字体,画面要大而清楚,并左右兼顾。
九、学校操场要平坦、松硬适度,不易起灰尘,并有体育活动的安全要求。
十、教室的墙壁保持洁白,定期粉刷。
十一、教室清扫地面,清洁桌面时,必须保持湿式操作。
十二、每周调换学生座位一次。
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加强学校对预防传染病工作的领导,成立学校预防传染病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组员:班主任、卫生老师等老师
二、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根据传染病流行的季节、特点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三、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的管理,厕所做到清洁无粪便,有防蝇设施,学校每天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卫生饮用水。
四、加强对学生卫生知识的宣传,根据不同季节容易引发的各种传染病,适时对学生进行宣传,让学生了解各种传染病的发病原因、途径、提高预防意识。
五、加强学校晨检制度,如发现有疑似传染病的,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对已被传染的学生进行隔离送医院,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六、严格执行传染病上报制度,如发现疑似传染病,要在立即上报有关部门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调查工作。并做好不擅自对外发布消息。
学校饮食卫生工作管理制度
一、依照国家、省、市有关饮食卫生安全的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扎实地做好饮食卫生安全工作。
二、认真落实学校法定代表人为饮食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的各级饮食安全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饮食卫生安全责任。
三、建立健全学校饮食安全监督体系,成立学校饮食卫生领导小组、食品采购小组,履行食品安全监督职责。
四、建立健全学校各项饮食、饮水安全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和档案。
五、学校要设专职或兼职的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人员,做好日常的管理监督工作。
六、学校食堂必须执行卫生监督部门颁布的有效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必须执行有效健康证,方可上岗。每年按要求审验。
七、学校不得私自开设学校食堂,必须提前向体卫艺同意后方可开设。
八、学校不得私自选用学生午餐与饮用水,如果选用,必须对供餐单位,饮用水厂家进行考查验资,符合条件以书面申请的形式报体卫艺科,由区体卫艺报上级有关部门,对其进行检查、合格后才能选用。
九、学校食堂应为师生服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更不能转包个体承包经营。
十、坚持每学期开学前,对学校食堂用具、并接受教育局与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
十一、保证各种证件齐全,按时年审,并接受教育局与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
十二、加强对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饮用水负责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健康检查工作。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业人员必须执健康证上岗。
十三、加强对学生饮食、饮水卫生安全知识的教育宣传,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十四、建立健全妥善处置食物中毒或其它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严格执行上报制度。
十五、执行饮食、饮水卫生安全追究制。坚决杜绝重大投毒、中毒等案件和事故的发生。
卫生药品与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一、医疗、器械有账、有簿、有编号。
二、分清药品治疗功能,搞清用法用量。
三、药品管好,不污染,不受潮,过期药品一律不存放。
四、对毒性大,易燃药品要单独存放,严格管理。
五、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不得污染。
六、卫生室的药品、器械要摆放整齐,学生的健康档案要齐全。
七、不准私自动用卫生室的药品,医疗器械一律不外借。
八、卫生室保持清洁、安静,师生自觉保持室内卫生。
九、做好卫生器械、药品使用记录。
学校卫生室管理制度
一、卫生室内保持安静、整洁,要出、档案橱要安置得当,药具、药品、器械排列整齐。
二、医药器具定时消毒,使用时按操作程序进行。
三、严格控制药品的发放,严格管理,定期检查,不能错发,以免引起事故,发放药品要登记,医药器具一律不外借。
四、诊断床要保持干净、舒适,确保不舒服的教师、学生安静休息,其他人员不能随便、进卫生室休息。
五、分类管理好学生的健康档案,并做好统计分析,及时上报教育局和卫生部门。在教育卫生部门的提示指导下,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六、建立健全卫生室各种规章制度,并按章办事。
学校体育工作制度
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一、学校体育工作由分管干部、体育组组长、组员负责组织各项体育工作及体育安全。
二、体育教师严格执行体育课堂常规,上好体育课。师生上体育课应严格着装,不围围巾,不穿皮鞋。
三、体育教师负责组织、检查课间操,并组织安排体育课外活动,班主任、任课师负责本班课间操及眼保健操。
四、坚持达标锻炼,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总结,达不到锻炼标准的学生不得评三好学生等。达不到锻炼标准规定合格率的班级不得评选先进班级。
五、搞好体育场、室的建设和体育器材的配备、管理、使用工作。每年要有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体育工作。
六、组织好全校性的各种体育竞赛,每学年举行二次校运动会。
七、抓好学校体育代表队和传统项目的训练和参赛,优良成绩者给以表彰奖励。
八、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一小时锻炼时间。
九、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严防学生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十、工会要组织好教职工的体育活动,开展多种竞赛,丰富教职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