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青岛宁夏路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工作执行情况

发表时间:2021-01-08 阅读次数:346


本学期,我们体育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突显2+X项目特色,积极落实市南区体育教学的“互动效能”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一、新形势新模式,抓教学促实效。

疫情常态化教学期间,为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安全,避免因学生聚集而产生的传染风险,保障学校每日室外体育活动顺利进行。一开学,就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召开了“以活力体育,激情建功”为主题的新学期体育工作专题会议暨第一次教研活动。为新学期的体育工作明确了目标与方向,就此掀开了学校体育工作新的篇章。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面对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体育组全体教师积极研讨,根据学校的场地使用、师资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学校体育活动实施方案,大课间分组错时、定位置限区域、重科学严要求、建立应急机制,采取多方措施保障学生在校安全。

1.课堂教学强落实

全组认真学习新《课标》;积极落实市南区互动效能课堂理念,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组内研讨,根据学校的场地、师资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平日积极参加区市级教研活动,并认真做好组内的跟进式教研,规范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变教学思路,创建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成长,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本次教学展示活动筹备期间,所有教师积极参与,从课的设计到课堂教学的实施,组内每位老师都参与其中,通过磨课、讨论、完善,仔细查不足、科学提建议。组内教研和学习气氛浓厚,老教师耐心的为组内新教师进行指导,促进成长。同时组内老师们的专业技能、教育教学研究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体现出我们体育组的团队力量。

2、教研集备有实效

全组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并认真做好组内的跟进式教研,逐步规范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变教学思路,创设高效课堂,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成长和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研组全面贯彻教育针、理念。按大纲要求结合教师自身发展要求,制订行之有效的教研教学计划,全组教师认真备课、完善课后反思,努力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重视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好的运动习惯。利用体育教材特点结合实际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培养学会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锻炼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3、融入海洋教育,助力室内教学。

为了积极落实市南区“海洋+”课程要求。体育教师把“帆船运动”“海上逃生”等相关海洋教学内容融入体育室内课教学,在传授海洋知识的同时,交给学生海洋救护等知识,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道德品质。通过海洋+体适能,同时促进锻炼习惯的养成。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深化的海洋教育,引导学生知海、爱海、亲海,激发学生善待海洋、保护海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意识、全民健身意识和交往合作意识作为教学和活动的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体育作业、家校共促。

为倡导学生珍爱健康,克服不良行为习惯。体育教师每日利用网络交流工具向学生布置每日家庭作业及相关要求,家校联合促进学生居家体育作业练习的实效性。同时告知学生在运动前、中、后的安全事项;时刻提醒学生保护视力,健康饮食,科学运动。

四、学校体育、各展风采。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健康体魄,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本学期成功组织举办了“校长杯”班级联赛;秋季学校趣味运动会、学校大课间流动红旗争先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竞技水平,学校手球队、足球队常年坚持训练,游泳、羽毛球、健美操、田径社团各具特色。始终贯彻《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让学生掌握一项体育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团队合作的体育精神。在本学期各项区市及比赛中团体获嘉奖。青岛市市长杯足球赛男甲第六名。区长杯足球赛男甲第二名,女甲第三名,女乙第三名。市南区田径运动会团体第八名,市南区羽毛球团体第二名,市南区游泳团体第一名。青岛市手球锦标赛团体获嘉奖。区、市健美操比赛双获特等奖。与此同时有六名体育教师获得各级各类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本学期我们还完成推送各类媒体新闻稿20余篇,积极做好学校体育活动宣传工作。

五、突出问题

本学期体质监测抽测综合成绩优良率下滑明显,检测下滑较大的项目是仰卧起坐、50米、50米X8往返跑。部分学生在面对体质监测测试,有明显懈怠、不重视的现象。个别学生平日的饮食及运动习惯未能良好养成,制约了学生身体各方面能力的有序发展。由于疫情常态化教学的影响加上两所学校共用操场,学生在校时间活动区域受限,在体育课中更多的采用原地体适能训练。长距离快速奔跑练习内容安排上明显不足,这也是学生奔跑能力比以往有明显下降主要原因。

六、改进措施

1.体育教师要树立向体育课堂要质量的思想,认真组织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中有所收获,教学中做到课堂与课后相结合,发展技能与体能相结合,加强学生体质监测项目的内容练习,同时关注体育课后作业以的练习内容、反馈方式、技术指导等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健康意识。

2.科学安排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课间操、体育课、体活课对学生进行体质监测项目的提升练习,尽快将学生体质提升落到实处。

3.认真做好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分析工作,改变以往只分析大数据,对单项横向比较要纳入数据分析中来,并将数据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从数据中找出不足,以利于调整教学重点,更好的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4.做好对未达到标准学生的清单统计与提升工作。体育教师对所教班级未达标的学生进行跟踪式帮教,谁的学生谁负责,做好该生的运动数据分析,通过班主任协助、形成家校共促,最大限度的提升体育弱势群体的运动能力。

总之,目前我校的体育工作正向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过程中发现不足,积极改善。我们组深信,通过团队的不断学习与努力,在今后的各项体育工作中还会取得更大的提升。




2020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