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您目前的位置:
手机版网站-ssy
>
校园热讯-市实验
>
正文
您目前的位置:
手机版网站-ssy
>
校园热讯-市实验
>
正文
“非遗进校园 传承民族韵”
发表时间:
2011-05-24
阅读次数:
504
作为一所具有开放、创新意识的实验小学,市实验小学历来重视祖国历史文明的传承。秉承“适切教育——每个都重要”的办学理念,学校努力为每一位同学的成长和发展搭建学习展示的舞台。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和社团活动不断丰富着大家的学习生活和课余文化。这学期学校又与市南区文化馆联合成立了“剪纸和鸳鸯螳螂拳”这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班。在这里学生们不仅能学习到强身健体的本领,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更能领略到我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精髓,为学生开启一扇全面了解祖国文化的窗口。
5月23日,在拥有110年历史的青岛市实验小学操场上举行了隆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点授牌仪式。仪式上,青岛市教育局、市南区新闻出版局、市南区教育局、市南区文化馆的领导光临仪式现场为学校授牌,并为小学员颁发“非遗传习班”学员证。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点的市实验小学本学期开设了两门适于小学生学习的课程——鸳鸯螳螂拳和剪纸。民间艺人刘文华女士带领小学员展示了他们一个月来学习的成果。生龙活虎的小老虎,温驯可人的小兔子等卡通图案在孩子们手中呈现,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让孩子懂得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与责任。
“鸳鸯螳螂拳”的传承人孙日成带领小学员和弟子展示了本拳种的风采和神韵。“爱国 强身重德 尚武”八字武训响彻校园,使在场的每个人都得到了一次身心的洗涤。民族文化的精髓就这样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发芽。“刚才的展示,看得我浑身是劲,我们能否也可以拜师傅习武?”课后不少学生极富兴致地询问着授课老师。
为了让民族传统文化回归民众,服务群众,青岛市实验小学将与市南区文化馆一起,为推动“非遗”民族传承向普及性和持久性发展而共同努力。
上一条:
提升内涵,拓宽培训平台
下一条:
青岛市实验小学举办“适切教育的内涵与实践”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