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您目前的位置:
教师发展-ssy
>
读书交流-市实验
>
正文
您目前的位置:
教师发展-ssy
>
读书交流-市实验
>
正文
榉树下的思考
发表时间:
2011-11-17
阅读次数:
428
读过《榉树下》,我为自己能成为市实验的一员而深感自豪,同时,也深深思考:怎样才能无愧于“市实验人”这个光荣的称号。
面对学校的今天,翘首学校的明天,我们能做什么呢?我想,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学校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在平凡中奉献。教师,是既平凡又神圣的职业。开启蒙昧,传播文明,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是教师人生的主旋律;“一身粉笔灰,两袖清风,三寸不烂舌,四只眼睛”是教师的简笔画,没有显赫一时,也没有流芳百世。当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也就选择了一种幸运,一种付出,一种无私和崇高。投身教坛,肩挽时代的犁,耕耘那“三尺”讲坛,我们就在这平凡中奉献着。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最基础、最根本的是要热爱这个职业,热爱这个职业的工作对象——学生。要成为一名好教师,首先需要爱,一种无私的大爱。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都有一条主线,那就是育人。育人,和每个生命打交道,和人的心态打交道,和人的智慧打交道。这就需要有爱心,需要喜欢学生。
如果说黎明的奉献是太阳,黑暗的奉献是群星,大地的奉献是鲜花;那么,老师的奉献就是对学生们的爱。正如老一辈
教育
家夏沔尊先生说:“
教育
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也就没有
教育
。”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阳能扶蔚心灵的湖水,生命的歌声能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他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他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师爱是每个学生都应充分享受的权力,充分沐浴爱的霞光。留有死角的师爱是一种不公平的师爱,不成熟的师爱,那些有“问题”的特殊孩子更需要老师的特别关注。一定不能因为他们差而去放弃,因为他们就像是一颗蒙着尘埃的珠子,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去发现他们,重视他们,为他们擦拭,帮他们发亮。也许他们的光是微弱的,但是我们要相信有光就会有希望。他们的接受能力差,我们要不厌其烦地一便又一便为他们讲解。让这些后进生不断取得进步,慢慢跟上班集体前进的脚步。
美好的日子就在这分分秒秒的诲人不倦中流逝;如诗的青春就在这年年月月的三尺讲台上得到永葆。我快乐,校园成为我情牵梦萦的地方,这儿有我的学生;这儿是圣洁的沃土,希望的绿洲!拥有,我承担着责任;奉献,我体验着幸福;创造,我享受着生命。教书育人,使我的生活充实、自在。教师是阳光,学生则是含苞欲放的花蕾,我愿化为温暖的阳光,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光明,让他们为大地增添更美的风采,也为市实验增光添彩。
上一条:
《榉树下》的思考
下一条:
榉树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