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您目前的位置:
教师发展-ssy
>
读书交流-市实验
>
正文
您目前的位置:
教师发展-ssy
>
读书交流-市实验
>
正文
榉树下的思考
发表时间:
2011-11-17
阅读次数:
496
榉树下的思考
从92年毕业分配,一直在市实验小学工作,至今已有20个年头。一直以来,每当与人谈起自己的学校,,都觉得是特别光荣和自豪的一件事。而且自己也似乎早已习惯,每当别人得知自己是市实验小学教师的时候,对方脸上流露出的那种敬佩和尊重的表情。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这种光荣和自豪感逐年加深。是的,我为自己是市实验一员而感到骄傲!
随着岁月的流逝,有些事情因为久远,已经有些淡忘,有些时候,也因为忙碌,有些人已经停留在记忆深处。感谢学校精彩又完美的110年庆典活动,感谢《榉树下》这本值得收藏和回味的书,唤醒了我沉睡的记忆。之前因为工作忙碌,书发下来时只是简单地浏览了一下,顾不上也来不及细细品读。直到昨天,当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仔细翻阅这书的每一页,看着那些泛黄的老照片,看着那些似曾相识的人和场景,过去的事情一下子浮现在我面前,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自己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年轻教师,身后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面对着这些天真、单纯地孩子,我曾无助过,也曾苦恼过;曾彷徨过,也曾失落过。曾欢笑过,也曾收获过。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也是我成长的过程。在我成长的这些年里,忘不了那些老领导、老教师的引领,忘不了她们对我业务上的谆谆教导,也忘不了大家在一起工作的欢乐时光,回想着这一切,心中涌动着一种既酸又甜的情感,无法释怀。
的确,学校承载着许多人的宝贵记忆,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在这里成长,又从这里走出去,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心中牢记着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做到问心无愧。
今天,面对着社会发展的新形式,面对着社会变革的多元需求,作为孜孜以求,不断创新的市实验人,我感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既有提高自身发展的压力,又有满足社会需求的压力。压力也是一种动力,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更为了自身的发展,我将为此而努力。
下面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思考。《适性课堂,做怎样的教师》
一、引领
一个努力寻求理想状态的教师,一定要用深厚的语言修养感染学生,用无形的教育智慧去教育学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真挚的爱去呵护学生,才能成为吸引学生的教师。
二、征服。
面对着更加聪明、更有创造力的新一代小学生,我们应该靠什么征服他们。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呢?我想,除了一颗永远不变的爱生之心外,还有一点就必须具备,就是语文教师优秀的专业素养。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一手工整、漂亮的粉笔字,一个妙语连珠的嘴巴,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永远是最好的名片。这些良好的素养,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学生,甚至对学生终生的语文学习产生影响。可以试想,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具备了优秀的教学基本功和勤于学习、不断反思的习惯,她的课堂一定是最让学生向往的,他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一定是深远而有价值的。征服学生,靠的是自己的真本事。教师的宽容度和亲和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特别是语文教师对文本教材的独特感悟和对阅读教学过程的独特呈现方式以及对学生多元反映的独特处理方法,都应该而且必须带有独特的个性印记,只有这样,才能呈现个性魅力。才能征服学生,让他们爱上语文,爱上学习。
三、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下,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可谓高尚;却淡漠了教师劳动的自身快乐。教师是园丁,培育着祖国花朵的发育与成长;却忽略了园丁的工作有永远不可修复的季节性和只能按照园丁的意愿来修剪花朵的强制性。之前我们信奉地“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要有一桶水”的信条,现在看来却忽视了学生不是简单的承载容器的简单道理,也放弃了教学活动本身该具有的创造成分。在新课标下,主动、探究、合作将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特征,学生的学习,可能是独立自主地学习,也可能是与同伴的合作进行学习,而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和新课程的建设者。所以,新课标下的教师重新定位,这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开阔的想象空间与创造空间,必须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去捕捉和引导学生的灵感与冲动,并使之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而放弃对教材文本的最终和最高解释权,放弃中心发言人的角色定位;也就是说,师生之间的关系必须由“俯视”变为“平视”,使“传”与“受”的关系变为平等关系。然,这种平等并不是也不可能是绝对意义的平等,它需要教师走在前面,学生的思维活动应该与教师的思维活动同行但不是同步,教师的阅读“牵”着学生的节奏而不是牵着学生的方向,这种新型的关系处理需要教师具有更高、更新、更广、更全的修养、胸怀和良好的业务素质与能力。
四、沟通
作为一名班主任,工作繁忙,责任重大。因为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又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桥梁,是联系本班各科任教师的纽带。因此,做好家校沟通、师生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我们班主任,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艺术。
1、是要注重情感投资,要充分了解、主动关心、体贴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知心朋友,平等对待、尊重、信任学生。
2、是要实施弹性管理,正确处理好“严”与“爱”的关系,纪律上要求要严、管理上松驰要适度;要讲究“管”与“放”的艺术。
3、是要培养创新精神,多开展针对性强、内容新颖的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激发学生主动发展的愿望。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也许我们真的很忙。但我们要时刻问问自己,我们所付出的努力,是不是转变成了学生成长的喜悦,是不是转变成了我们教师成长的动力,是不是提高了师生各自的专业素养。
如果我们还不能给自己肯定的答复,那就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改正我们的行为方式。在学生学习的道路上,我们要做一个理性的、可以引以为示范的楷模;同样,在不断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应因为时刻保持着学习的态度和理性积极的思维意识而变得日益强大。
上一条:
榉树下的思考 - 范磊
下一条:
《榉树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