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您目前的位置:
课题研究-ssy
>
实验案例-市实验
>
正文
您目前的位置:
课题研究-ssy
>
实验案例-市实验
>
正文
青岛市实验小学“适性课堂”教学实践科研案例 潘玮
发表时间:
2011-06-29
阅读次数:
503
青岛市实验小学“适性课堂”教学实践科研案例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时间
2012
、
6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执教教师
潘玮
课题
作文案例
教材版本
苏教版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布鲁纳说:“教学论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与情境。”因为“学习产生与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安排课堂情境的学习。”的确,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象和思维的前提,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创造。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作文教学情境,是为诱发学生体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一种背景,一种应急状态。
学生写作上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也就是说,没有体验。诱发学生的体验,有意识地“制造材料”,教师就要有目的导演“情境”,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使它成为一种强化的刺激信息,构成学生审美感知的表象性,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作文灵感。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教师设法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从而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
学生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校园里渡过。因此,我们的习作应从校园开始……
一年一度的大要绳比赛就要来临了,我们班的成绩始终比不过二班,同学们嘴上不说,心里可都憋着一股劲,本来我还想“添把火”,看到这情景,我什么也没说。同学的绳过于纤细了,我找来了三根细绳子,几个伶俐的孩子顿时明白了,二话没说,我们师生几人齐心协力,一条独特的“辫子绳”诞生了,同学们练得似乎更有劲了。终于到了比赛的日子了,“265、266、…… 277、278!”孩子们创造了他们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可遗憾的是二班还是稍稍胜出,看着那一张张写满了失望的脸,虽然我的心里也挺不是滋味,但仍给同学鼓着劲。那是一种怎样的打击呀!没白没黑地练了将近半个月,最后却 …… 我真为这帮孩子情绪担心。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二天孩子交上来的周记本子让我眼前一亮,《战胜自己比战胜别人更重要》、《三股绳 一颗心》、《我知道了团结力量大》…… 好一群可爱的孩子们,用自己的笔和老师进行了无声的交流,老师欣喜,有你们这样善解人意的学生;老师欣喜,你们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老师欣喜,你们从这这件事中学到了很多很多 ……
其实,情趣作文的素材就在课堂上,就在教室外,就在师生间,关键是我们要做有心人!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努力把课上得生动一些,师生相处得融洽一些,活动组织得丰富一些,让学生幸福地学习着,成长着,让学生把不吐不快的事情表达出来。这样的习作会难吗?恐怕已成为一种享受了吧!
上一条:
青岛市实验小学“适性课堂”教学实践科研案例 王学芳
下一条:
青岛市实验小学“适性课堂”教学实践科研案例 朱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