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您目前的位置:
课题研究-ssy
>
实验案例-市实验
>
正文
您目前的位置:
课题研究-ssy
>
实验案例-市实验
>
正文
青岛市实验小学“适性课堂”教学实践科研案例 庄敏
发表时间:
2011-06-29
阅读次数:
435
青岛市实验小学“适性课堂”教学实践科研案例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时间
2012.6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执教教师
庄敏
课题
《乌鸦喝水》
教材版本
苏教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师:同学们,在学新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我写一个字,看你们认不认识。
(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鸟”)
生:鸟。
师:你们都认识,可真棒!再仔细看。
(师把鸟字中间的一点擦掉)
师:我把小鸟的眼睛去掉了。现在这个字你们认识吗?
生1:乌。
生2:乌。
师:对,这个字念乌。请同学们想一想,小鸟没了眼睛,会怎么样呢?
生1:小鸟什么也看不见了。
生2:小鸟的眼前都是?的。
师:你们说的可真好。而且还把乌的意思说出来了。乌就是指黑色。世界上有一种全身都是黑色的鸟,你们知道是哪种鸟吗?
生:乌鸦。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乌鸦喝水》。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生字。把生字多认几遍。
二、出示生字,集体认读。
(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
全班齐读。去拼音读。开火车读。
同桌互相考。
出示带生字的课文语句,学生练读。
三、创意识字,资源共享
师:同学们,请注意观察这些字,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我们能用哪些好方法很快地记住它们呢?
生1:我记住了鸦,它是牙齿的牙加上鸟字组成的。
师:你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真棒。
生2:我记住了石,它是右字不出头。
师:你真会观察。
生3:我记住了喝和渴两个字。喝水是要用嘴的,所以喝是口字旁。我们要是渴了,就想喝水,所以渴是三点水旁的。
师:你的方法很好,联系了我们的生活。
生4:我每次干活都使很大的力气,然后会满头大汗。我觉得办字就像一个人出力流汗一样。
生5:想办法,要动脑筋,要用力气,用力气就会出汗,所以力字旁边有两点。
师:你们的方法真有想象力。
生6:我记住了瓶,它是并字加瓦片的瓦字组成的。
师:你连瓦片的瓦都认识,看来课外你一定看了很多书。
生7:我认识法字。它是三点水加去组成的。我们学过加法减法,都是这个法字。
师:你们可真棒,短短的时间里就用这么多方法认识了本课要认的字,真了不起。
【反思: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各自说出自己的识字好方法,教师在激励性评价中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四、乘胜追击,自主写字
师:认了这么多字了,我们也来写一写吧。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地方?
生1:写石的时候一定不能出头。第一笔横要写的短一点。
生2:写办的时候,左右两点的方向是不同的。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生3:写找的时候要先写提手旁,在写右边的那部分。
生4:许是言字旁加一个中午的午,所以右边不能出头。
师: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把这六个字写的又工整又漂亮的。
反思:虽然在第一课时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训练相对很少,但是对学生的识字训练做的很好。集中识字并不被很多老师认同,尤其是“先识字,后读书”,认为是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塌腰”现象,造成了中年级语文学习的天然陡坡。但我认为并不是完全这样的。
识字训练和朗读训练为什么一定要结合在一堂课来进行呢?我这节课训练识字,下节课再进行朗读训练,前后进行良性循环。我认为每堂课都要有一个具体并能切实落实的教学目标,这堂课的教学活动就是为了完成这个目标而制定的。如果一堂课想把学生的各种能力都训练到是不太现实的,即使都涉及到了也不能落到实处。
所以我认为集中识字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行之处。要根据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并不是单指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指教师的能力不同,手段不同。我个人认为,教学经验不足的老师还是可以采用集中识字的教学方法的。至少能让老师在每堂课很好的训练到学生单方面的能力。
上一条:
青岛市实验小学“适性课堂”教学实践科研案例
下一条:
青岛市实验小学“适性课堂”教学实践科研案例 王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