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ssy>读书交流-市实验>正文

做最好的老师--《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李根

发表时间:2015-01-04 阅读次数:305

做最好的老师--《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李根

    一个被称为白痴的学生,他从小就是这样吗?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有过怎样的经历?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命运而最终成为大家心中的好学生的?为了寻求这一系列的答案,我一遍遍地观看《地球上的星星》,仔细寻找其中耐人寻味的答案:

    伊夏,一个调皮,甚至有些顽劣的三年级的男孩子。许多门功课都是班上的最后一名。但他却对大自然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丰富的想象能力。

    由于功课不好,伊夏上课时常常走神,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伊夏功课不好,自然不会受到欢迎,老师和同学们都嘲笑他。他被罚站,就在教室外面玩;没有在试卷上让家长签字就逃学,让哥哥写假的请假条。原来的学校无法待了,就被爸爸送到了封闭学校。在这里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同样受到了教师的歧视和嘲弄。在没有亲人在身边的情况下,他更加感到无助甚至是恐惧。因此他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创伤而变得时而忧郁,时而狂躁。

    伊夏有一个幸福的家,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哥哥,他们在学习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哥哥的每门功课几乎都是第一名。爸爸妈妈都很爱他们。妈妈爱他,但过于溺爱,没有帮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爸爸也爱他,但十分严厉,总是批评甚至是打骂。生性顽劣的伊夏,并没有丝毫的进步。

    就在伊夏精神出现异常时,有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尼克老师。尼克老师是特殊学校的老师,是位非常有爱心的人。在尼克老师的帮助下,伊夏终于从一个“白痴”成长为优秀的学生。那么尼克老师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首先,极富爱心和责任感,是尼克老师最优秀的特点。他爱每一个孩子,当然包括那些问题学生。面对孩子他的笑总是那么甜,看到那些问题学生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他的眼中又常常满含泪水。他从来不打骂学生,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在他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的点滴进步都是他继续前行的动力。他不会放弃任何一位所谓的差生,当他看到伊夏的情形时,他非常担心,他怕伊夏会有什么意外,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他的言行。他也一直在思索,伊夏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状况,又该以什么样的方法来帮助伊夏,让他从紧闭的心灵中走到阳光下。正是尼克老师对孩子深深的爱和那份强烈的责任感使他不断寻求解决的办法。

    其次,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广博的学识。尼克老师是教美术,他的画作让学生钦佩。但关键是尼克老师爱好广泛,知识渊博。他的音乐、舞蹈、文学、数学,样样都很精通。“亲其师,而信其道”。尼克老师善于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孩子们自然就非常喜欢他,于是把孩子们的心紧紧地归拢到了自己的身边。他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以新颖的形式吸引着学生,以其精湛的才艺令孩子们折服。在让孩子们愉悦身心的同时,更引领孩子们进行深入思考,而不断成长。

    还有,尼克老师善于鼓励和欣赏。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是不会进步和成功的,为了让伊夏重新找回自信,尼克老师一直在努力着。伊夏学习成绩很糟,通常我们看到的是这个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错误,而尼克老师却是在错误中发现优点,也让伊夏的父母改变对孩子的看法。在游戏中他发现伊夏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孩子,并适时进行激励;在家访中发现伊夏对色彩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在绘画方面有超强的天赋,这也终于让尼克老师找到了突破口。他通过名人故事和自身的成长经历让伊夏甩掉了自卑的沉重包袱而重拾信心。尼克老师在美术方面培养伊夏的特长,并为伊夏创设展示和成功的机会。只有成功,才能让伊夏在众人面前抬起头来。伊夏成功了,他收获的是大家那份羡慕的眼神。这也激励伊夏扬长避短,发奋学习把其他的功课也赶上去。他不再是人见人烦的坏孩子,而是人见人爱的好学生。

    看来这部电影,我也一直在迷惑,这不就是在演我们国家的教育现状吗?难道印度的教育也是这样的情形?

    应试教育严重摧残着学生和教师的心灵,而作为殉葬品的老师,却间接地充当着刽子手的角色。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大喊实施素质教育,而又有谁不是在努力践行着应试教育。谁都知道看重分数的恶果,但谁都在追寻高分的荣耀!

    分数就是质量,名校才是人才。这样的质量观和人才观不改变,要想实施素质教育纯粹是无稽之谈。

    从尼克老师身上,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教学水平需要提高,育人技巧需要提升,还要更耐心、更细致,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虽然自己还算称得上一个合格的老师,但很多时候,自己的课堂都缺乏精彩,没有很好地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最大的原因。当学生在学习和思想认识上出现问题时,而常常变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状况,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处理,而常常是在立竿见影之后,又恢复到原来的模样。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有过多少次耐心细致地辅导?当学生在思想上出现波动时,又有过多少次耐心细致地谈心。是啊,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们还是孩子,就算犯错也是需要原谅的。毕竟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但每一个孩子又都是一样的:他们需要老师的真正的关爱!

    他是一棵树,就让他长成顶梁柱;他是一块儿砖,就让他往需要的地方搬;他是一颗星,就让他璀璨挂夜空。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就是我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