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四年级 张燕
在家看了一部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一步探索孩子内心世界的影片,对我震撼很大。突然在一瞬间明白了一句话的真正内涵,“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许会因为我们的态度决定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电影主人公是9岁的小男孩伊夏,他有着读写障碍症,却从来没有人知道在这个九岁儿童的视界里那些看似排列有序的字符是怎样的颠倒错乱,如同多层镜面的折射反射让人在梦中也时常纠缠不清。为什么?为什么我不能像是别的孩子那样读写作画?那些生搬硬套的句法是什么?我凭什么就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回答?九岁的他不明白,也无法按照所有人似乎都默认的方式去生活,于是,当他惹出的麻烦已经超出父母能承受的范围后,他被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接受“教育指导”。在新学校,一切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愈演愈烈。他思念的,是旧时光的安逸。
我从来都没有告诉你
我是多么的畏惧黑暗
我是多么的在乎你
但你知道,不是吗,妈妈?
你知道一切 我的妈妈
别把我孤独的丢在人群中
我会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别把我送到遥远的地方
一个你甚至会忘记我的地方
我真如此差劲吗,妈妈?
——《地球上的星星》
直到尼克老师的出现,发现了他,他的孤单,他的自闭,他的才华。他翻阅着伊夏的画稿和使他受到责罚的作业本、考试卷,渐渐的,心里有盏灯开始变得明亮,那颗落在凡世的小星星的光芒刺痛了他的眼睛。“你有没有注意到他犯错的模式?他把字母写成反向,同一个词在一夜之中有不同的拼写,相似的字就会混淆……所以,这些并不是普通的错误,他是一个有读写困难的孩子。” “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许多杰出的人物,如爱因斯坦,爱迪生,达芬奇,毕加索……其实小时候都有读写障碍……其实,在我们周围,是那些有许多用独特眼光看待世界的人,改变了社会。”“伊夏,其实刚刚,还有一个人我没有说,那个人,就是你。”他带大家去池塘边游戏,让伊桑的才华自然显现;他说服校长让他不要放弃这颗小星星;他用伊桑的方式教会了他读写……为了向所有人展现伊桑的绘画天赋,他特地举办了一场校级比赛,最终,胜出的伊桑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的绘画成为学校年鉴的封面,人手一册。影片的最终,即将回家度过假期的伊桑紧紧地拥住了尼克老师,这个改变他生命的人,片内片外无不潸然泪下。
作为老师,如果我们无法发现他们潜在的力量、能力,至少我们可以给他们更多的耐心、温暖和更多的爱,作为家长也一样,让我们给予孩子更多一点的关爱吧,我们的爱是孩子接受的第一缕阳光,会让他们一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