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ssy>读书交流-市实验>正文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发表时间:2015-01-04 阅读次数:281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范磊

期初学校布置我们看一部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一开始也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看,可是越看越被它吸引。

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名叫伊夏的78岁小男孩,他和常人不太一样,他有先天性的学习障碍:他有空间定向障碍,在作业上经常犯把单词的字母写反的错误;他缺乏应变能力,对飞过来的球的大小、方位、速度没有太多概念;他有阅读障碍,课文在他眼里是会跳舞的。在学校他是一位最不受老师和同学欢迎的孩子,在被学校劝退后,父母把他送到了一个寄宿学校。在那里一开始,伊夏对学习差点患上了恐惧症,幸亏新来的美术老师尼库姆布斯对他伸出了关爱的手,尼库姆布斯老师耐心地说服伊夏的父母和校长,用他的爱心以及独特的教学方法为伊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小男孩伊夏不仅在读、写方面有了进步,且在美术领域施展了其特殊才能,成为超老师的绘画冠军,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的快乐。

看完这部片子,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静候“花”开,要懂“花”的特点。我们常说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要懂得静候花开,可是我们也知道花有自己的特点,要让他开就要给予他所需要的,没有合适的条件花是无论如何也开不了的。

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某些方面并不敏感的,导致其学习成绩暂时落后,我们老师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呢?我们有没有像尼库姆布斯老师那样认真观察、分析、了解孩子,掌握他们的特点,然后从根本处下手,提供给他们适合他们成长所需要的特殊条件,最后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慢慢成长,也就是期待“花”开呢?我们身处教育要时刻领悟歌词中唱的那样:看看他们,就像颗颗新鲜甘露,紧紧依偎着叶片,这天赐的礼物,舒展回荡着,从这边滑到那边,像那精美的珍珠,与笑声相辉映。我们可不能失去这些,地球上的小星星,像冬日里的阳光,在田野上淋浴金光,他们将黑暗从我们心中驱走,让温暖重回心中,我们可不能失去这些“地球上的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