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ssy>读书交流-市实验>正文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发表时间:2015-01-04 阅读次数:321

  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为什么有人能够成功,而有的人却失败。这与个人平时的行为必不可分的。读过《习惯的力量》一书后使我对习惯这一词有了更深的认识。习惯是我们在某个时候有意识做出的决定,然后我们就不再思考了,而是一直这样做下去,通常是每天如此。《纽约时报》记者查尔斯·杜希格,一直跟踪关于习惯的科学发现前沿,花了三年时间采访研究人员、营销专家和神经科学家,形成《习惯的力量》一书。在书中告诉我们:习惯回路的三个要素: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那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慢慢地,习惯回路就变得越来越自动化。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一个人可以:强化意志力、成功减肥、聪明理财、高效工作。一个企业可以制造流行新产品、激励工作团队、在市场巨变中成功转型。一个社会可以:改良观念和风气、提升公民幸福感。因为习惯的惯性,我们吃得太多;我们不爱锻炼;我们花钱太多,很少攒下钱;我们每次身陷错误的职业;我们总是爱上不该爱的人,我们无法控制自己。习惯的力量很强大,我们不可能忘掉坏习惯。然而,习惯本身也很脆弱,完全是可以被忽略、改变或者替换的,战胜坏习惯的方式是学习新的、更好的习惯。改变习惯的诀窍,是先辨别出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这三大要素,然后让它们向更积极的方向转变。第一步,找出坏习惯并明确要替代的新习惯;第二步,找出习惯的奖赏并替代,当初形成这种习惯是为了追求何种回报,在试图满足什么渴求,现在,用一种更积极的奖赏替代原有的奖赏,并不断地反省和强化;第三步,找出暗示并努力克服,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习惯临发生前的行为,都有可能是让坏习惯运转的暗示,找出之后努力克服。查尔斯·杜希格也承认,虽然习惯可以替代,但也不会轻易成功,一方面,新习惯总是会受到旧习惯的干扰,另一方面,新习惯的形成需要经过接纳与顺从、变化与认同、内化与自然三个阶段。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新习惯的形成存在“21天效应,说一个习惯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重复。第一个7天表现为刻意,不自然,第二个7天表现为刻意,自然,第三个7天表现为不经意,自然。在用新习惯替代旧习惯的时候,除了不断提醒自己坚持之外,查尔斯·杜希格还建议我们,最好融入一个社团或组织,形成信仰。作者在书里详尽描述的蒙哥马利公交车抵制事件的确发人深省。研究表明,当看到一个陌生人受伤时,人们可以冷眼旁观,但是当一个朋友受到屈辱,我们心中的愤怒就会战胜内心的惰性,让抗议行动顺利地组织起来。同时,当友谊的强联系和同伴的压力的弱联系相融合,它们就能够创造出惊人的能量。这时候,大范围的社会变革就发生了。而今天,微博和微信很容易构建强联系和弱联系,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在处理一些投诉和恶性事件时把握不好标准和尺度,后果就可想而知。基于这些考虑,我想这也是一本政治家或者政客们值得一读的书。我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固定的形态,但却是习惯的集合体。有现实生活的习惯,感性生活的习惯,还有思维习惯。这些习惯系统化地构成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让我们走向自己的命运。不管最终命运如何,我们都无法抗拒。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要更多的引导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改掉坏的习惯,每个学生的原有智力水平不同,但是智力是可以靠后天的努力开发的,只要他能努力培养自己的好习惯,那么他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科学研究:学生的行为中百分之九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来自于他们的习惯。因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提高了他们的智力水平最后,我还想说的是,《习惯的力量》确实是一本好书,无论对于个人的习惯的改进,对于企业文化的优化,还是教育行业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