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惯的力量》有感
青岛市实验小学 刘春婷
在我们的身上有一种看似微不足道却影响着人一生的力量,就是习惯。杰克·霍吉把习惯概括为人的意识,人的精神的行为均受这种看不见,触不到的强大意识支配,而我们对这种意识也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将自己受不同意识所支配的行为像放电影一样,在自己的脑海过一遍,继续保持那些我们想过后为之舒心的习惯,摒弃那些我们看过后眉目纠结的习惯。理论用嘴说出永远是最容易的事,要想真正的付诸实践,改掉习惯,杰克·霍吉说,我们要用一个习惯去改变另一个习惯,他也说,一个新习惯的产生会让我们惊喜不已。我非常同意这种说法。
改变或者创造一个习惯有的人说只要短短的二十一天,就像走老路,当你发现你原来走的路因为长时间的堵塞交通不畅你就会重新走上一条新路,可是第二天,你受自己的习惯影响,仍然会踏上那条交通不畅的老路,这时候你就得提醒自己去走新路,这样反复下去,你的潜意识就会记住你的命令,常此以往,新路也就变成了一条老路。这是杰克·霍吉在文中阐述这种观点时举的一个案列,我印象非常深刻。不一定所有习惯都只要二十一天就能被改变或者创造,因为习惯也分为大习惯和小习惯。这时候杰克·霍吉告诉我们所有事情都是贵在坚持,我们要选择和创造那些对我们有益的习惯并且坚持下去,你就会取得别人意想不到的成功。
我深深赞同作者的教育观点: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必须从小养成。
“有的孩子做作业,边做边玩,心思不能集中在作业上”,“有的孩子上课听讲静不下心来,一会儿跟同学说话,一会儿玩手中的东西,一会儿看看窗外”相信很多老师在管教孩子方面都有过这些难题,有时还真让我们对这些孩子们无可奈何。我认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造就一个人一生幸福的基石,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做老师的责任,我们应更多的去关注一下他们的学习以及平时在校的生活习惯。当然学校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许多好的有关细节教育的要求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养成的过程却不是简单的。如果养成了不良习惯,要把它转化成良好的习惯,就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为了不让孩子经历这种痛苦的磨练,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孩子们现在的模仿能力是最佳时期,他们会模仿你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从我做起,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当然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学校单方面就能做到的他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相互配合。
无论怎样,我对习惯的力量可谓是顶礼膜拜的。尤其读过这篇文章之后,心中更是涌起一股冲动,想要克服身上所有的坏习惯,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按照作者给出的方法训练自己。首先就得克服自己的畏难情绪,对自己尝试失败或者不敢尝试的事物说一声:我行!同时也将这些好的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去,帮助学生们培养良好的习惯。最后,用书中引用的约翰·马克斯韦尔的话作为结语:“除非你去改变一些你每天都做的事情,否则,你的生活只能一如既往。成功的秘密就隐藏在你的日常行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