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惯成就未来
——读《习惯的力量》有感
青岛市实验小学 蒋文
孔老夫子说得很好:“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少成若天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说就变成你的天性了。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在小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寒假里我读了《习惯的力量》这本书,受到很大启示。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这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首要因素。
我们应该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如定家规,制定习惯培养目标。要让孩子自己说:习惯这么重要,我特别需要形成一个什么什么习惯。要一个一个地定培养目标,甚至两个月培养一个习惯,一个新习惯,这都很好。在班级里进行形象感人的榜样教育。用各种教育行动进行榜样教育,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持之以恒地练习。行为习惯需要持久的训练,习惯培养有很多技术手段,父母们都可以尝试,但是有一条,一个行为习惯的形成一定要训练一个月以上。但是这训练不是天天正步走,而是要进行分析、评估、引导、训练等等,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及时而科学地评估、引导。用各种方式表扬,引导,一定要及时地表扬。
作为班主任,班级的习惯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方面,我做了以下尝试。
首先我和孩子们围绕读书进行个性化布置,开辟班级“书香栏”,内容为“好书推荐”、 “读书感悟”、“悦书小明星”等,体现浓厚的文化氛围,营造读书的氛围,力争触动学生心灵,激起学生读书兴趣。 每位学生拟定好自己的读书格言,并制作成读书书签。 建立班级个性化藏书架,给书架命名为“厚积薄发”。选好图书管理员,统计藏书目录,并采取个人每月换一本、向学校图书室借阅的方法不断丰富藏书量。阅读方式上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阅读。
然后开展班级特色阅读活动。 每天晨读时,利用好30分钟的经典诗歌朗诵时间。每天中午12:50-13:15,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并且轻声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每天晚上布置学生回家看30分钟到60分钟的课外书,摘录好词佳句,并写下读后感。次日晨读课上交流,写的好的粘贴到“书香栏”中。每星期一节阅读课定为书刊阅读指导课。 课堂内积累好词佳句,摘抄到读书摘记本上。鼓励学生与父母进行“亲子阅读”。 教师后面黑板上每周都有不同的格言,让学生及时积累。平时定期举行一些竞赛,比如:古诗朗诵比赛、读书笔记展览、演讲比赛等,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日常的读书活动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读书量、读书态度、参加交流的成果进行评价,随时奖励喜报,每周根据喜报的多少,评选出班级“读书小明星”。 定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读书主题班会活动,展示交流学生读书成果。与书为友,与书结伴,让好书成为我们的良师挚友,让读书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用我们的真心和真情去收获真知,丰富精神,完善人格。.
为了让孩子们在阅读书刊中体验到快乐,感悟到成功,我们引导孩子结合阅读开展日记、随笔的写作活动,开展了写循环日记的活动,这一活动既利于交流,也利于督促、比较,又不增加学生负担,受到学生的欢迎。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在学生中成立的“校园故事”创作比赛,每一位同学积极在班级邮箱内发表自己的文章,他们将读书与写作融入了生活,他们和老师、同学自由交谈,很多问题一起探讨。通过网络,我们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而且促进了学生、老师、家长的沟通和互助,为书香校园的营建开拓了更大的空间。 .每人一本“采蜜集”,规定平均每天看书半小时左右,并将那些生动优美的词句或精彩感人的片段摘抄下来,每星期评比一次,期末评出“采蜜冠军”,还建立班级图书馆,选出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登记和学生借书、还书的记录,并利用十分钟队会等让学生交流看书的体会。
“小荷才露尖尖角”,我欣喜地看到,株株幼苗在书香的淋浴下茁壮成长。班级的读书活动多姿多彩,硕果累累,学生们成为爱书、知书、懂书、用书的人,走在书香的大道上,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心灵得到了净化。
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让越来越多的好习惯伴随孩子们,成就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