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习惯”两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好习惯、坏习惯”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然而在读了《习惯的力量》之后,使我深感震撼。一个人的习惯,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工作、生活、事业,甚至影响他的一生乃至生命。
从小到大,“好习惯、坏习惯”一直伴着我长大、步入中年,从不经意去留住好习惯,去掉坏习惯,我们总是抱怨为什么自己不能成功,而却不知是很多的坏习惯阻碍了通往成功的路。
习惯如此重要,但习惯的形成机理、作用机理、改变机理究竟是什么样的,直到20世纪末期,随着神经科学、心理科学、教育科学、商业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不断探究,才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本书作者《纽约时报》记者查尔斯·杜希格,一直跟踪关于习惯的科学发现前沿,花了三年时间采访研究人员、营销专家和神经科学家,形成《习惯的力量》一书。在寒假期间,笔者仔细阅读了校长为我们教师推荐下发的这本书,感觉受益颇丰。
在书中告诉我们: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一个人可以:强化意志力、成功晋职、聪明理财、高效工作;一个企业可以:制造流行新产品、激励工作团队、在市场巨变中成功转型;一个社会可以:改良观念和风气、提升公民幸福感。
在《习惯的力量》一书里,查尔斯·杜希格描述了一种将人从日常习惯中拉出来的力量,这种力量对人来说必须是一种“奖励”,只有我们认为去做这件事情的话我们可以得到奖励——得到一阵能量、一种与他人相联系的正面情感、一些开心或愉悦的情绪,或者是可以避免负面的情感和情绪——我们的内心就会驱使自己去做这件事情,哪怕这件事情不是我们通常喜欢做的或者习惯做的,毕竟,“趋利避害”是人和动物都有的天性。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并非机缘巧遇。而成功者与平庸者的迥异之处往往在于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在书中作者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很大程度上,正是不同的习惯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每个人各自的种种习惯,或使你止步不前,或使你激流勇进。而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从平庸走向卓越的关键。何谓良好的习惯呢?它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秉性,它能够修正你的不足,历练你的性格,增添你的涵养,使你牢牢把握前进途中的正确方向,从而使你超越平凡,脱颖而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如同掌握了达致目标的技巧,它将贯穿成功人生的始终。
行为科学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曼恩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习惯可以成为一种力量,也可以成为一种硬伤。我们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多少好习惯,能改变多少坏习惯,是否善于借用习惯的力量。
因为习惯的惯性,我们吃得太多;我们不爱锻炼;我们花钱太多,很少攒下钱;我们总是对本职工作告朔饩羊,无法控制自己。同样,凭借习惯的力量,有人写“饮食日记”成功减肥,酗酒之人成功戒酒,“飞鱼”菲尔普斯在泳镜进满水的时候,依然可以打破世界纪录,一个EQ有障碍的高中辍学生也能成为优秀的星巴克门店经理,深陷困境的企业只改变一个安全标准就能够重整旗鼓,
习惯是我们在某个时候有意识做出的决定,然后我们就不再思考了,而是一直这样做下去,通常是每天如此。是长期行为导致的惯性思维,还是惯性思维诱导了长期行为,似乎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在《习惯的力量》中,查尔斯·杜希格告诉了我们“习惯回路”的三个要素: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那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慢慢地,“习惯回路”就变得越来越自动化。
习惯的力量很强大,我们不可能忘掉坏习惯。然而,习惯本身也很脆弱,完全是可以被忽略、改变或者替换的,战胜坏习惯的方式是学习新的、更好的习惯。改变习惯的诀窍,是先辨别出“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这三大要素,然后让它们向更积极的方向转变。第一步,找出坏习惯并明确要替代的新习惯;第二步,找出习惯的奖赏并替代,当初形成这种习惯是为了追求何种回报,在试图满足什么渴求,现在,用一种更积极的奖赏替代原有的奖赏,并不断地反省和强化;第三步,找出暗示并努力克服,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习惯临发生前的行为,都有可能是让坏习惯运转的暗示,找出之后努力克服。
查尔斯·杜希格也承认,虽然习惯可以替代,但也不会轻易成功,一方面,新习惯总是会受到旧习惯的干扰,另一方面,新习惯的形成需要经过接纳与顺从、变化与认同、内化与自然三个阶段。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新习惯的形成存在“21天效应”,说一个习惯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重复。第一个7天表现为“刻意,不自然”,第二个7天表现为“刻意,自然”,第三个7天表现为“不经意,自然”。在用新习惯替代旧习惯的时候,除了不断提醒自己坚持之外,查尔斯·杜希格还建议我们,最好融入一个社团或组织,形成信仰。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成为习惯的主人,也就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就如查尔斯·杜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中说的一样:“如果你能诊断自己的习惯,你就有了改变习惯的自由和责任。如果你能利用习惯的力量,即使你陷入危机,一切皆可翻盘。”
习惯了拥有,于是我们不懂珍惜;习惯了失去,于是我们不懂自信;习惯了等待,于是我们变的懒惰,习惯了勤奋,于是我们变的丰硕。
“一个人真正的精神价值,是看他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会做些什么。”一个名人曾这样说过。
习惯,会让我们在无人注意时依旧保持一种品性,一种态度。
正是因为习惯了安于苦难,立于坚强,司马迁在受辱刑后奋笔疾书,书写了《史记》的豪情壮阔。
正是因为习惯了发现与创造,爱迪生一生的发明象他的名字一般,永远闪烁在文明的天空。
正是因为习惯了诗意的生活与对美好的憧憬,海子带着他的诗,他的梦,为自己人生的终结印上了最美的诗篇。
所有的一切都告诉人们,你的习惯将会成为你人生的主旋律。
因此,恶习与好的习惯的养成就犹为重要。恶习会让你的人生陷入黑暗与低谷,而好的习惯则会让你的人生充满光明与理性。
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河的左岸是充斥着懒惰与贪婪的黑森林,右岸是繁花似锦,阳光充裕的辽远肥沃之地,而习惯就是架在这两岸的桥梁,好的习惯通向希望,坏的习惯通向灭亡。
我们的坚持与理性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带我们寻找到永恒的乌托邦。
为生命播下一粒树种,用好的习惯浇灌它,它会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为生命画上一幅画,用好的习惯涂彩它,它会更显生动与明丽。
为生命谱写一首乐曲,用好的习惯演奏它,它会更加突显生命的雄浑壮阔,将点点感动与真实播撒在每一个听者的心田。
习惯我们应该习惯的东西,坚持理性与执著,我们会发现,因为习惯好的,所以收获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