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习惯 做自己的主人
——读《习惯的力量》有感
孟夏
利用假期,静下心来阅读了美国记者查尔斯·都希格所著《习惯的力量》一书。这是一本畅销书,看过之后虽然没有宣传得那么神乎其神,但确确实实会让我们在阅读过后有所思考,也会科学地尝试发现自己的“习惯模式”,从而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行为习惯有着或多或少的改变。
行为科学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曼恩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习惯可以成为一种力量,也可以成为一种硬伤。我们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多少好习惯,能改变多少坏习惯,是否善于借用习惯的力量。
作者一直跟踪关于习惯的科学发现前沿,花了三年时间采访研究人员、营销专家和神经科学家,形成《习惯的力量》一书。在书中他告诉我们: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一个人可以:强化意志力、成功减肥、聪明理财、高效工作……一个企业可以:制造流行新产品、激励工作团队、在市场巨变中成功转型……一个社会可以:改良观念和风气、提升公民幸福感……
作者在书中说道:人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所举的例子也让我感同身受:“你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你是先洗脸还是先刷牙?你走哪条路上班?你到办公室时,是先看邮件,还是和同事聊天,又或者直接写备忘录?去餐厅第一个会点什么菜?多久运动一次?你经常和家人和孩子聊什么?晚上你如何入睡?
这一连串的问题深深地吸引了我,并且对问题的答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共鸣。“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可能会让人觉得是深思熟虑决策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虽然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却对我们的健康、效率、个人经济安全以及幸福有着巨大的影响。”
习惯是怎么回事?习惯究竟能不能改?习惯是我们刻意或深思后而做出的选择,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不再思考却仍继续、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为。这是我们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习惯成形后,我们的大脑进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参与决策过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对抗某个习惯,或是意识到其它新习惯的存在,否则该行为模式会自然而然地启动。你想改变习惯,先要了解你属于你自己的“习惯回路”。查尔斯·都希格告诉了我们“习惯回路”的三个要素: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那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慢慢地,“习惯回路”就变得越来越自动化。
因为习惯的惯性,我们吃得太多;我们不爱锻炼;我们花钱太多,很少攒下钱;我们每次身陷错误的职业;我们总是爱上不该爱的人……我们无法控制自己。同样,凭借习惯的力量,有人写“饮食日记”成功减肥,酗酒之人成功戒酒,“飞鱼”菲尔普斯在泳镜进满水的时候,依然可以打破世界纪录,一个EQ有障碍的高中辍学生也能成为优秀的星巴克门店经理,深陷困境的企业只改变一个安全标准就能够重整旗鼓……
《习惯的力量》融汇各行业数十个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只要掌握“习惯回路”,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赏,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惯常行为,无论个人、企业和社会群体都能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就能让人生与事业脱胎换骨。
习惯的力量很强大,我们不可能忘掉坏习惯。然而,习惯本身也很脆弱,完全是可以被忽略、改变或者替换的,战胜坏习惯的方式是学习新的、更好的习惯。改变习惯的诀窍,是先辨别出“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这三大要素,然后让它们向更积极的方向转变。第一步,找出坏习惯并明确要替代的新习惯;第二步,找出习惯的奖赏并替代,当初形成这种习惯是为了追求何种回报,在试图满足什么渴求,现在,用一种更积极的奖赏替代原有的奖赏,并不断地反省和强化;第三步,找出暗示并努力克服,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习惯临发生前的行为,都有可能是让坏习惯运转的暗示,找出之后努力克服。
作者也承认,虽然习惯可以替代,但也不会轻易成功,一方面,新习惯总是会受到旧习惯的干扰,另一方面,新习惯的形成需要经过接纳与顺从、变化与认同、内化与自然三个阶段。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新习惯的形成存在“21天效应”,说一个习惯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重复。第一个7天表现为“刻意,不自然”,第二个7天表现为“刻意,自然”,第三个7天表现为“不经意,自然”。在用新习惯替代旧习惯的时候,除了不断提醒自己坚持之外,我们最好融入一个社团或组织,形成信仰。
作为一名一年级的班主任,上学期的两次家长会上,我都和家长们分享了美国教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那段名言:“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如今,读了《习惯的力量》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到了习惯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养成的重要性,作为老师、作为家长,让我从放下书开始,尝试去驾驭习惯,成为自己的主人,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