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实验小学教师外出学习回馈表
培训时间
2014.11.22
培训地点
上海金山区实验二小
培训人
薛冬梅
培训主题
“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
2014年11月22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主办,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承办的C20慕课联盟(小学)“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金山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我有幸参加了会议。
金山区副区长陆瑾,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主任陈玉琨、慕课中心秘书长吴志宏、慕课中心田爱丽博士,金山区教育局局长顾宏伟、党委书记邱辉忠、副局长盛明秀、副调研员施新章,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小学部主任姚剑强、上海师范大学钟文芳博士等领导、专家,全国各地C20慕课联盟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代表,金山区各小学校长等约500余人参加会议。
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田爱丽博士主持,分教学观摩、大会交流和互动研讨三个环节进行。
金山区陆瑾副区长作了大会致辞。区教育局顾宏伟局长以《聚焦应用 扎实推进》为题介绍了金山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第二实验小学金平校长以《一个平台 一个世界》为题作了交流汇报,夏宏老师以《我们与翻转课堂》为题作了介绍。
与会代表分别观摩了二实小六位老师执教的《海上气象员》、《小数乘、除法的练习》、《M3U3 In the kitchen》、《物体下落的快慢》、《用字母表示数》和《M3U3 Seeing the doctor》等课。
最后,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讲话。陈玉琨教授充分肯定二实小所呈现的课堂教学体现了翻转课堂的理念,课堂实现里程碑式的超越,推动教师教育观念的变化、教师学科素养的变化及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实验二小的夏宏老师进行经验介绍,认为校本化的“翻转课堂”——“小学数学‘导学视频’的制作与应用”实践研究启动以来,着实让我们体验到了“微视频”的诸多妙用。教师不再愁于找不到合适的时空为孩子做个别辅导,也不再担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干篇一律,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教师们开始热衷于“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因为慕课联盟,我们有了更大的动力。慕课促使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微视掣”制作的内容与方法,以奉献更优质、更精致的“微视频”。起初,学科组只有个别教师参与,而如今绝大部分教师都参与进来,制作方法与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手机拍摄到微型录播室录制。我们已开展了多次微视频制作专题研讨会,分享制作经验和技术,并请组内的“高手”做专题培训。
诚然,微视频的制作与应用,也留给我们一些思考,如视频的可翻转、可回看、可重复看,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支持,但是否每个学生,特别是学习动力不足、态度不够端正、方法欠佳的学生会自觉去学习吗?由此,怎样激励所有学生自觉运用在线学习,便成为
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又如,慕课为学生的随时学习提供了可能,但是否夺走了学生总考的空间?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一味地观看视频,知识的分析、讲解都是老师完成,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在老师引导下的自我发现、探究学习何以体现?怎样的微视频能做到兼而有之?这同样是需要我们研究的课题,也为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最后,华东师范大学“慕课”研究中心主任陈玉琨评价说‘慕课’是继班级授课制以来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变革。”,与高等教育的课堂有很大不同,基础教育的“慕课”是和“翻转课堂”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有可能改变基础教育传统教学模式,催生和造就一批新时代名师,让已成格局的名校、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的系统重新洗牌。
陈玉琨认为,正如翻转课堂给传统教学带来的变化——课堂上老师的时间不再主要用在讲授新课而用在答疑解惑,课堂上学生讨论互动、合作学习明显增多,“慕课”对基础教育的“教”与“学”会产生强烈的冲击,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根本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学习质量和探究能力都有可能提高,能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对教师而言,借助于“慕课”的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支撑,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个学生在某个知识单元停留多长时间,在哪里停留,反复回看了几遍,回答对了几道题……也知道学生哪方面学习有困难,并及时在课堂上给予更有针对性的反馈、指导,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陈玉琨强调说,“‘慕课’把测验、作业融入课程,能减少实体作业的比例,从理论上讲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这需要教师对教学流程的重新建造,不能仍然按照旧的框架去设计教学、布置作业。
“‘慕课’并非简单地制作教学视频,对中小学教师综合能力是个挑战。”在陈玉琨眼里,“慕课”是对中小学教学流程的再造,在制作微视频之前需要有一个团队进行研究,他称之为“知识图谱”,也叫做思维导图,呈现出的是一个个知识点,“但是给学生的不能是零碎的东西,一定是整体的,这个概念和那个概念是什么关系,开始就要设计好。”
陈玉琨认为,基础教育的中国式“慕课”应该是网上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的产物,课堂翻转以后难点在于怎么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微视频是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尽管有知识图谱,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清楚知识的脉络。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串联起来,系统化,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深化并进行探究创新,在课堂上直接完成研究性学习。
据陈玉琨介绍,“翻转课堂”是近年来源自美国、风靡全球的教育模式:教师课前录制一段10分钟左右的学习视频,然后上传云服务器,学生先学习视频,然后完成视频里老师留下的练习。在课堂上,教师先聚焦主要问题,师生互动交流,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
“在学生已经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下,第二天的课堂学习才是关键。”陈玉琨说,“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怎样能讲解得更有针对性、更能考虑到每个学生学习的需求。这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教师因材施教,学生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