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实验小学数学学科“1+GD”根基课程中的“D”维度多样性展示课已经接近尾声了,5月25日上午,我校薛亚杰老师和张倩老师分别执教了《迷人的七巧板》和《奇妙的密铺》这最后两节“D”维度多样性展示课,学校领导和全体数学教师参与了课程的观摩和评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是提倡新型的学习方式--主 动、合作、探究,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寓教于乐,让学生喜欢数学这门学科。
今天的第一节课是薛亚杰老师上的《迷人的七巧板》,整节课有意识地在情境、合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愿学、乐学,同时学生在感知、感悟的过程中都有所体会,能充分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想法,自主探索,并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课堂中薛老师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用七巧板拼出平面图形、喜欢的图形、盲拼等活动,以操作为途径,促进学生的发展;以促进为目标,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同时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安排拼图的环节,让学生在自评和他评中培养审美情趣和美术鉴赏能力,将数学、美术、科学等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节课是张倩老师执教的《神奇的密铺》,整节课由埃舍尔的艺术作品开启,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大量素材和操作机会,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再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对密铺展开了研究,乐在其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更是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们看着一幅幅惊艳的艺术作品,感受着数学的奇异美,发出一阵阵的赞叹,而当学生发现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由最基本的图形变化来的时候,更是发出一阵惊呼,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原来数学是这样奇妙的一门课程。整节课密切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时刻向学生渗透爱数学、爱生活的思想,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数学的美,用心灵去感受数学的美,更用双手去创造美的数学!
新课程理念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巨大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能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就能有强烈的学习需求,就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这样“迷人”又“奇妙”的数学,又有谁能不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