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来势汹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青岛市实验小学第一时间响应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山东省、青岛市以及市南区政府、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动工作机制,认真落实防控措施,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下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从五大方面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可能地促进学生成长。
一、组织严密,榉家先锋,发挥疫情防控支部堡垒作用
(一)在“战疫”中彰显党员本色
学校党支部发挥党团员和骨干的先锋作用,成立了干部、党员、骨干为主体的党员突击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疫情防控、党员先行”活动中,党团员们以高标准开展先锋家访、先锋课堂、先锋故事、先锋行动。采取“四项举措”共战疫情:第一,用心用情,全面摸排,把师生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二,落细落实,科学防治,筑牢疫情防控“保障线”。第三,平台助力,“防控”与“居家教学”两手抓,推动网络在线“停课不停学”。第四,崇尚师德,选树典型,加强宣传,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体现了关键时刻彰显党员本色、干出党员特色、保持党员底色、增添党员亮色的市实验精神。
(二)在“三述”中发挥党员作用
党支部在特殊时期“线上+线下”党员学习不掉线、“思想+实践”主题教育不缺位,在战“疫”中锤炼党性。党支部通过在线方式带领党员干部走进线上MOOC讲堂,通过“线上+线下”实现党员干部学习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党员们的政治信念、政治素养。同时利用师德月开展理论引领学规范、思想引领发倡议、行动引领树榜样、专业引领强师能、学习引领树形象“五个引领”活动。学校通过远程培训开启师德“云课堂”,支部引领、党员率先,在线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师“传家书”、教师“防疫感言”等活动,严守师德底线,坚持立德树人,回归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促使每一位党员教师做有温度的教育、做新时代的智慧教师。
(三)在“党团一体”中体现担当
党支部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以党建带团建,以使命促发展。党团员情牵学校,心系学生,为保障学生复学主动参与校园消杀、防护演练活动,复学准备工作毫不松懈抓实抓细,确保复学后师生分时段、有间隔、守秩序,保证师生健康安全。通过开展“云”讲堂“云”宣讲“云”党课,活动有力度、全覆盖、无死角。党团员为抗击疫情奉献爱心,为关爱春蕾女童伸出援手,为抗疫一线人员子女送去温暖。他们用爱与责任诠释了教师的职责,树立无私奉献的榜样力量,在无声的命令中凝聚着强大的正能量。在“红色教育点亮青春”团日活动中,文明志愿者和中队辅导员为一年级新队员授队课,宣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未来接班人。
(四)在“红色”活动中为党旗添彩
为庆祝“七一”建党99周年,学校党支部开展了“九十九载党旗红,牢记使命永向前”主题活动,引导每一名党员干部知责担当,坚定政治信仰;开展了“我讲党课”活动,积极打造“先锋课堂”,巩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激发了党员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二、制度健全,榉家防疫,建立疫情防控机制预案保障
(一)不断修订完善学校方案、预案、制度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学校第一时间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开学工作方案》《舆情应对预案》等12项相关预案和制度,全校上下统一思想,步调一致,科学规范疫情应急处置流程。并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及时对《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各种应急预案,不断进行修订、充实、完善。
(二)协调加强防控督导联防、联控、联动
学校随时密切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变化,及时掌握信息,获取专业指导,配合卫生健康部门严格落实疫情防扩散措施;加强联防联控,与局教育系统防控指挥部、疾控中心、定点医院、市场监督部门、街道社区、公安交通部门及学生家庭建立沟通机制,凝聚校园疫情联防联控合力,通过多次实战演练,不断升级专业培训,逐渐明晰各种应急处置流程,提升学校防疫防控应对能力。
三、周密部署,榉力防控,打赢疫情防控战“疫”全域推进
(一)校园防控全员三级培训
一是定期对全体教师、班主任和外包后勤人员开展岗位防控三级培训;二是邀请区疾控中心消毒专家针对学校规范消毒进行专业培训;三是通过省教育厅的规范培训学习,将教师防疫防控应知应会内容,进行在线问卷闯关,每周三次,共计进行十四余次。
(二)学校健康生活色块管理
为引导每一位师生保持间距最大化,减少聚集,学校开展“色块管理”,引导每一个班级、每一位师生明确不同的时段和任务,熟悉各自的路线和安排,开启校园健康生活“1+2+3+4”模式。“1”是指保持一米以上安全间距,遵守校园新礼仪;“2”是各班配备两个导师,AB角互相补位,协同工作;“3”是全校班级分为红、蓝、绿三种颜色的“色块管理”,有效实施同一楼层同一级部错时、错段、错峰、错区域学习生活;“4”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重点关注四个关键防疫措施:佩戴口罩、七步洗手、加强通风、减少聚集,做到防疫不放松,指导全覆盖。
(三)家校联动助力疫情防控
一是全校学生在少先队大队部的统一组织下,通过手抄报、书法、绘画、管乐、朗诵等多种形式宣传防控病毒知识,并为祖国加油助力;二是学校工会、班级家委会,率先带领师生向重疫区捐资捐物,为国家疫情防控奉献市实验的一份力量;三是与班主任与学校签订承诺书,带领全校余名1500余名家长郑重承诺:服从大局,如实填报,不瞒报、虚报、漏报,筑牢抗击疫情第一道防线。
(四)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跟进
一是一生一案,各班主任老师及时排查掌握特困学生、回乡学生以及援鄂医护人员子女,每天电话连线回访,送去来自学校和老师的关心帮助。二是学校心理健康老师定期开展线上专题心理辅导,及时了解居家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帮助学生排解不良情绪,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理性的防疫心态和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四、创新发展,榉力成长,决战疫情防控教育教学亮剑
这场突然而至的疫情,让教育站在了“云端”。我校以“重构”为核心命题,直面教育价值的重新审问、学习样态的重新构建、学习图景的重新塑形、教育生活的重新定义等问题,回归本质与原点,紧紧围绕一个核心:“立德树人”,聚焦一个关键:“五育并举”,协同三个层面:学生、教师与家长,关注适切性与多元化,走向融合与生长。
(一) 开通钉钉app居家悦动教学
学校利用钉钉直播系统帮助师生居家教学及学习,通过多次教学前的测试培训,不断探索创新线上教学方式,科学制定学生居家学习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关注学科德育、国家课程、体育锻炼、防疫知识及保护学生视力,通过直播加录播的方式,向学生提供精彩纷呈的课程学习。
线上直播教学中,我校各个学科教师创造性地使用“任务单”,在市南区任务单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改造,适合本校学生,符合班级特点,打造精品微课,按时直播,答疑解惑,分层布置作业,及时检查反馈。音、体、美、科学、信息教师也坚持每周直播,引导学生居家进行体育段落、艺术提升等综合素养的训练。
不仅如此,在夯实基础,打造扎实直播课堂的同时,所有学科教师根据各个级部根据年段特点,制定适切的目标,开启了丰富多彩的学科素养提升活动,诵读古诗、手指舞、跳绳达人比赛等等,形式多样的线上教学,让居家学习在扎实有效的基础上,更加丰富有趣。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立德树人
1.课程学习助成长。学校一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德育教育中的优势,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战“疫”展开特殊时期的特别德育——每周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周一网上升旗仪式和班级德育主题班会课程。“致敬中国,加油成长”、“同心战役隔空不隔爱”等26个主题,成为全体学生每周最期待的云端学习。居家学习的14个周,学校共组织网上升旗仪式12次,网上主题班会14次,学生自主撰写学习感悟1000多篇;二是结合学生和教育时空的变化,采取STEM+项目研究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了“战役课程”、“复学课程”、“劳动课程”等课程的深度研究与学习。一封封饱含深情的“致敬逆行者”的信;一本本抗疫健康手册,一篇篇种植小麻栎的观察手帐……将学生的爱国情怀、爱家情愫与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实现了从德育课程到课程德育的转变。
2.主题活动助成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性的实施了“1234品牌主题”德育活动。一个迎新——组织实施意义深远、内容丰富的迎接学生新开学的班校两级“开学第一课”;两个盛会——举办“向上吧,少年”庆六一主题活动、“童心向党 领巾飘扬”庆七一集会;三个典礼——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一年级入队典礼、六年级毕业典礼;四个节日——结合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四个重要节日创造性的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序列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逐步实现自我成长与自我管理。
3.榜样引领助成长。学校积极发挥评价优势,实施团体和个体的多元化评价,发挥好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采取居家多元评价和在校及时评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向上之心。一学期学校涌现出榜样学生100余人,榜样家长20余人;自律小榉叶班级30多个。学校还积极发挥五年级学长对一年级学弟学妹的榜样帮扶,低年级返校迎新、一年级入队都活跃着五年级学长们榜样身影。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逆行先锋共10人也受邀走进学校,用他们的亲身讲述让孩子们学先锋做先锋。优秀的榜样家长和学生在校内外释放着实小人独特的魅力。
(三)做好教育教学管理精准施策
一是建立教学长效机制,通过PDCA模式加强教学的全面质量管理,并通过这一模式的不断循环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保障居家教学的有序开展和高效运行。二是聚焦问题,通过PBL式培训,破解难题,形成有效策略。PBL式培训则从居家教学期间大家反应比较集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入手开展研究,通过“每周一研”和“每日一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探索和交流分享。每周一研,即针对问题,教研组成员之间进行深度解析,分析具体原因,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式;每日一法,则是学校干部根据这些问题,下沉到年级中,将发现到的一些有效破解问题的思路方法给予总结推介,每日推出一名教师的有效做法,通过钉钉群推送给全体教师学习。双P教学管理,不仅仅抓老师“教”的质量,更抓住了学生“学”的质量。确保通过新的学习场域,新的学习方式,而且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四)制定教学衔接方案顺利过渡
为更好实现居家学习和校园学习的无缝隙衔接,确保本学期教学进度和效度,学校科学精准研判学情,制定衔接方案和居家学习学业检测计划,根据学情,研究复学后的教学策略,对于学困生,一生一策,重点帮扶辅导,确保每位学生较好掌握已学知识,然后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开展教学。
(五)建立家校合育社区缔结同盟
学校建立家校共育“云”社区,形成家校共育、共建“学习型家庭”的新模式。在老师的组织下,大家围绕“良好习惯培养”和“健康生活方式”两大主题将教子经验、孩子的居家表现以及居家学习期间遇到的问题或困惑等进行线上交流分享。“云”社区搭建了家庭、学校教育一体联动的平台,家校协同,不仅助力孩子们的居家学习生活,而且也帮助各个家庭过上一种自律、健康、向上的生活。与此同时,学校带着对学生们的关切,在全体干部教师中启动了每日“3·3·1”家访制,即:每位干部做到三个一:每日关注一个级部,每日深入一个班级,每日访谈一名家长。倾听家长心声,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每名教师做到一个三:语数英等学科教师每日电话访谈三个家庭,更好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每日一项全员反馈: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形成每日居家学习管理的闭环。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合力,家校携手,缔结起有效的合作共同体。
(六)科研引领办学质量高位发展
6月份,学校立项的市重点课题“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小学STEM+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顺利通过结题鉴定。在鉴定会交流过程中,评审专家对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给予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认为学校课题体现出两大鲜明的特点,一是课题时代感强,契合当前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理念,课题研究过程充分体现出STEM教育的前瞻性、综合性、交叉性、复杂性、真实性五大特征;二是课题的操作性特别强,学校对育人目标进行细化,核心素养以及课程领域都有第四级的微指标,确保了学生画像的有效落实。本次结题鉴定的顺利通过,标志着学校课题研究迈向更高的台阶,更加推动了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位持续发展。
五、保障有力,榉家同行,筑牢疫情防控12·12防线
学校切实有效推进复学准备,按照上级部门及局党组工作部署,经过反复推演与科学研判,通过“网格化管理、流程化实施、制度化保障”三步走策略,用十二道流程、十二项制度,如师生上放学路线流程图;班主任、副班主任每日防控工作流程图等筑牢安全防线,让每一位教职员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职责,让每一位学生及家长明晰学校要求,筑牢校园平安“防护墙”。
总之,一学期来,全校学生、教职员工思想稳定、信心坚定,疫情防控稳扎稳打,线上教学有声有色,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家长的高度评价。学校的特色做法经验在各大媒体发布信息200余篇;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每日战报和局教体局公众号上,发布我校10余篇亮点工作;教师参加区市各级经验交流和公开课、示范课近10人次。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砥砺初心”,一学期来,市实验全体教师员工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大家通力协作、全力以赴,以最实、最细、最严措施守护校园这方净土,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最大化地保障了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