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贵州路小学
学校历程
青岛贵州路小学坐落于青岛市贵州路12号,建于1934年,由当时青岛市教育局筹划建设,定名为青岛市市立贵州路半日学校。学校左靠台西五路,右邻台西四路。当时的校舍只有一排平房,其中包括四个教室,一个校长室、一个办公室、一个准备室、一个厨房、两个职员室。周围是一人高的矮墙。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普及国民教育,救济失学儿童”。同年十月奉市教育局的命令改为青岛市市立贵州路二部制小学校。1936年增建西教学楼,面积1365平方米,其中包括12个教室。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1938年秋,青岛一中于青岛沦陷后复课,借用贵州路小学校舍。改为国立中学(青岛一中分校),并将西教学楼中间教室改成学校正门,一直使用到2002年拆建。
1952年9月重新恢复为小学,定名为青岛贵州路小学,1988年冬天又增建四层教学楼,面积1278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学校本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教育思想,从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为学生营造健身场所。学校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身体素质,学校运动队多次在市、区级运动会上夺得团体一等奖
。
1997
年九9月原台西五路小学停办,师生全部并入贵州路小学。2003年区政府和教体局投资 1000多 万元,在原址上重建了一所现代化规模的学校。2003年4月因“非典”流行,工程停建,6月重新开工建设,2004年5月交付使用。2004年原嘉祥路小学停办,二、四年级的学生和部分老师并入贵州路小学。
学校现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5478平方米,绿化用地 400 平方米,体育活动用地2342 平方米。现有23个教学班,13个专用教室,教职工 67人,学生836人。
在贵州路小学的历史上先后担任校长的有:赵世法先生(1934—1936)、王悦先生(1936—七七事变)、邢绍光先生(1952—1953)、于华民(1953—1957)、位立昌(1957—1959)、丁桂芝(1959—1961)、王永斋(1961—1971)、王传翠(1971—1973)、王瑞芳(1973—1983)、魏本爱(1983—1987)、张采英(1987—1992)、苏静波(1992—1998)、郭月娥(1998—2002)、苗蕊芳(2002—2007)、邓晓红(2008)、徐雯(2008—2011)、卢华丽(2011——至今)。他们对学校所作的贡献将永远铭刻在学校历史上。
今日校园
作为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今日的贵州路小学拥有一流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现有阶梯教室、心理咨询室、多媒体教室、以及校园电视台、书吧、爱心超市等十多个专用教室,并建有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和塑胶篮球场以及乒乓球室、健身、绿化长廊等活动场所。
多年来,学校始终遵循“让每一个人健康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把“文明、健康、勤奋、创新”作为学校的校训,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阳光校园”文化。
十年磨一剑”。贵州路小学近10年的发展,最凸显的优势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该项研究源于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让教师们从另一个视角走进了孩子的心灵,真诚的引领,耐心地疏导,温暖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在心与心的沟通与融合中,教育得到了升华。辛勤的付出获得了最好的回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于2000年在全市中小学率先通过了市级成果鉴定;2004年,浸润着全体干部、教师辛勤付出的《心海导航—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辅导》一书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一成果的取得标志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更温暖了教师的心灵。围绕着“关怀教师生命成长”,学校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阳光教育行动:关怀教师心灵世界,关注教师专业需求,引领教师深度学习,引导教师“在学习中收获成长,在奉献中感受幸福”。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内驱力,促进了教师的全面发展。2006年11月,在市南区创建“区域教师教育特色示范区”的活动中,学校进行了教师教育特色的展示,获得了中央教科所评估验收组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肯定。“阳光温暖生命,学习收获成长”已逐渐成为学校新时期的发展主题。
在“阳光校园”文化的创设中,学校在把做阳光教师、阳光少年;建阳光团队、阳光班级;培养阳光心态,追寻生命幸福作为打造阳光校园重要目标的同时,更注重创设“阳光、温馨、愉悦”的校园环境。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快乐、体验成功;用文化渗透的教育形式,让空洞的说教变得鲜活灵动,让亲切的语言成为叩击心灵的乐音,引导师生走上追寻幸福的成长轨迹;为师生提供展示才华、陶冶性情的平台……
从心理健康教育到阳光校园的打造,这是几代“贵小人”执着努力建构起来的“生命关怀的宝塔”。近10年来,学校发展硕果累累: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九五“、“十五”课题优秀实验学校、全国、省、市红十字模范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优秀会员学校、山东省红旗大队、青岛市精神文明单位标兵、青岛市军警民共建单位标兵、青岛市依法治教先进单位、青岛市职工代表大会先进星单位、青岛市德育特色学校、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青岛市艺术示范学校、青岛市语言文字示范校、青岛市绿色学校、A级“平安校园”、青岛市三八红旗集体。
学校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中有10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学生也屡屡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获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