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在学校的卫生工作做的还不错,那都是得益于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齐心协力。当时每一位老师都有着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精神。而我的卫生工作主要是根据上级指示,建立健全卫生制度,保障学校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工作有的放矢:
在卫生宣传工作方面,学校利用晨会、黑板报、卫生课、教师例会、家长会等各种机会,见缝插针的进行卫生宣传,并结合季节讲解疾病防治知识,每个月自己刻印宣传小报一份发到每个班级。
学生的卫生保健工作主要通过教育学生讲卫生、爱清洁,开展不定期的个人卫生抽查活动来进行并评比各班学生的卫生情况。
此外,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检查视力,开学初和学期末各检查一次,前后进行对比,如果学生视力出现退步,则发放家长信或召开家长会。学校每周都要进行眼保健操的检查与评比。每学期会在操场举行一次眼操比赛,一个班一个班的进行评比,督促各班同学认真做眼操。各科老师也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和正确的读写姿势。
校园和教室的卫生打扫采取分片包干的形式进行,每周进行评比。在卫生打扫中,学生和老师都有分工,所有玻璃都是自己擦,老师还利用休息时间自己动手刷墙。那时候学校都是土路,为了保证空气清新,师生经常早上五点多就到学校,从井里打水泼到院子里。学校的卫生工作还可以做到随时有人来参观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就连厕所都没有味道,甚至还有香味。这是因为当时院子里有一口井,老师们每节课都会从井里打水冲厕所,还用蚊香熏厕所。因此经常有来校参观的。有时候一天要接待两次外宾。当时的学校可以说没有任何卫生死角。
为了应对经常出现的体伤事故,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外,卫生教师能熟练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其他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也都进行了急救知识的培训,一经发现老师们会第一时间对学生采取急救措施,然后用地板车将学生送到最近的台西医院。交通工具虽然简陋,但老师们都是一路小跑推着车赶去医院,从来不觉得累。由于教师尽心尽力,处理得当,学生发生体伤事故之后,家长从来没有找学校的,还都比较感激。
预防疾病方面学校也很重视,会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在流感盛行的时候,冬天学校各班都生炉子,就会烧醋,下课后开窗通风,以此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秋冬初春易发腮腺炎等疾病,学校会给学生熬中药,发到班级让学生引用。在没有84消毒液的时候,还会用来苏水为班级消毒;在红眼病流行的时候,学生会给学生讲解红眼病的传染过程,还会给学生点药水进行病情的控制。
就这样,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卫生先进单位,我作为代表,去省里参加过先进代表大会。
学校的红十字工作也一直走在前列,是青岛市红十字会的一个亮点,国际上和中央都有前来参观的,并留有相册。学校包扎救护工作的培训做的很好。1984年获得省红十字会先进单位,省红十字会颁发了一面写有“救死扶伤”几个大字的锦旗,马校长还在大会上发言。
1983年左右我参加过北京红十字会举行的夏令营,中央钱信中主持的。当时青岛只有我一个老师,外加市红十字会的两名工作人员、朝城路小学和17中各一名学生。学到了很多红十字活动的优秀经验。
我还记得当时学校开运动会,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奖励,但是老师们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有时候一圈比赛下来,奖品可能只有一支铅笔。可老师们看中的是那份参与的快乐,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因此一点点奖励心里都觉得美滋滋的。
总之,当时学校老师们都有一种“校荣我荣,校衰我衰”的思想,加班加点工作也都毫无怨言。也正是这种发自心底的对学校的热爱,才使得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以上材料由郭春泉口述,吴雅慧老师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