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贵州路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发表时间:2011-03-22 阅读次数:907

打造优质团队  构建生命课堂  彰显阳光文化

         ——2010——2012青岛贵州路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学校历史沿革

贵州路小学始建于1934510,定名为青岛市市立贵州路半日学校,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普及国民教育,救济失学儿童”。同年十月改为青岛市市立贵州路二部制小学校。1936年增建西教学楼,面积1365平方米,其中包括12个教室。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本校停办。1938年秋改为国立中学(青岛一中分校)。19529月重新恢复为小学,定名为青岛贵州路小学,1988年冬天又增建四层教学楼,面积1278平方米2003年学校在原址上拆迁重建,2004年学校新校舍投入使用,重新确定了“为了每一个人的健康和快乐”的办学理念,学校更是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05年,学校通过了省级规范化学校的达标验收,标志着贵州路小学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十年磨一剑”,贵州路小学近10年的发展,最凸显的优势与特色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基于生命成长的需要,学校以本土化的校本课程为依托,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地纵深发展,打造“阳光校园”,成为学校新文化、新特色。做阳光教师、阳光少年;建阳光团队、阳光班级;培育阳光心态,追寻生命幸福成为打造阳光校园的新目标。

2.学校现状分析

1)所在社区状况

我校位于市南区西部辖区内,属老城区,毗邻规模较大的团岛物华农贸市场。片内有高级中学1所、职业学校1所、初级中学2所、私立初中学校1所、小学7所。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布局的改造调整,我校所处社区状况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人口结构老化、外来人口增加,居民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不高。

2)学生家庭及家庭教育状况

家长受教育情况

研究

本科

专科

中专

高中

初中

小学

特困

人数

2

24

276

427

219

396

181

5

24

所占

比例

0.1%

1.6%

18%

27.9%

14.3%

25.9%

11.8%

0.3%

2.9%

 

3)办学设施

作为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拥有一流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学校占地面积 4751.3平方米 ,体育活动场地2342平方米。拥有崭新的教学大楼,宽敞明亮的教室、办公室,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按要求设置了功能齐全的阶梯教室、微机室、舞蹈室、多媒体教室等14个专用教室,器械装备全部按照省级一类标准配备,开通了校园网工程,电脑全部进入办公室和课堂,为突出学校的体育特色,修建了近200的环形塑胶跑道,设置了功能齐全的篮球场和乒乓球室。

4)生源状况

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学生833人。我校家长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相对偏少,家长整体素质相对偏低,再加上家庭经济条件所限,相当一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精力较少,“城市留守儿”比较普遍。近几年,受西部经济发展与居住条件的影响,部分学区生搬往别处居住,区内新生生源数量逐渐降低,在校生流失比较多。总体来讲学区生源质量属中下水平。

5)师资构成

我校在职教职工73人,专任教师68人,男教师13人,女教师5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占1.5%;本科48人,占70.6%;专科17人,占25%。大专以上占97.1%。学历水平全部达标。

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其中50岁以上7人,占10.3%41-506人,占8.8%31-4027人,占39.7%30岁以下28人,占41.2%。学校拥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有2位,拥有小学高级职称的有26位,占总数的42.6%。学校拥有市级以上业务称号的教师有6人,占8.8%;拥有区级业务称号的30人,占44.1%

 

 

年龄段

性别

学历

职称

业务

称号

 

 

 

 

研究生

 

本科

 

本科在读

 

专科

 

中师

 

中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一级

 

未定级

 

市级

 

区级

50岁以上

4

3

0

1

0

4

2

1

6

0

0

1

0

4650

1

3

0

2

0

2

0

1

3

0

0

2

3

4145

0

2

0

1

0

1

0

0

2

0

0

1

1

3640

1

12

0

11

0

2

0

0

12

1

0

1

13

3135

3

11

0

11

0

3

0

0

3

11

0

1

7

2630

3

20

1

18

0

4

0

0

0

22

1

0

6

25岁以下

1

4

0

4

0

1

0

0

0

3

2

0

0

  (时间截止为200912月)

6)学校管理现状

我校的各项工作能够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根据学校章程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学校管理方面,实行校长负责制,根据分级管理程序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对教育教学、人事工作、财务工作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益。

(二)办学优势和面临的困难

1.办学优势

(1)   学校的文化底蕴比较厚重。我校已有75年的办学历史,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累积了丰厚的底蕴。特别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红十字教育、家长学校、军民共建等方面的教育优势明显。

(2)   教师队伍方面: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老、中、青比例相对均衡,并且呈逐步年轻化的趋势。教师个体专业素养相对比较强,有朴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多数教师能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3)   学校管理方面:学校建立了各方面工作的规章制度,并且正在逐步完善一系列的量化考核细则,在管理过程中尊重事实,注重细节,使学校管理逐步走向公开、公平、公正。

(4)   学校的研讨氛围:通过学校的统一调整,学校校本研修活动已经做到了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定内容、定发言人的制度,各教研组的研讨活动正在走向规范与自主。

(5)   对阳光校园初步达成共识。校的工作已确立了“从心理健康走向阳光校园”的新目标,学校围绕“阳光校园”更新了校园文化环境,我们先后开展了“实施差异教学,构建生命课堂”等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评选阳光班级、阳光少年、阳光教师,师生对“打造优质团队  构建高效课堂  彰显阳光文化”已有初步认识,应该说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2.面临的困难

1)教育外部环境相对薄弱。学校地处市南区的西部,相对中、东部来讲,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慢,力量也相对薄弱。因此对西部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处于中等偏下,许多学生为“城市留守儿”,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或者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2)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受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相对偏低。近年来,学校的“两惯”培养与整体教学质量始终在低水平徘徊,虽然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加以改善与提高,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离阳光校园的打造,生命课堂的实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3)教师专业素养水平差异较大。由于我校是一所几校合并的老校,教师的文化背景、年龄结构、专业素养之间均有差异,给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针对不同层面、不同专业教师的发展需求,实施教师专业提升计划,成为学校面临的新问题。

二、学校发展思路、学校定位、发展总目标

(一)发展思路:以创建“阳光校园”为学校发展总目标,以“打造优质团队  构建生命课堂  彰显阳光文化”为主要路径,以项目推动的方式全面促进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实施“三四三”发展战略,逐步实现三年发展目标。

(二)学校定位

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学校逐步成为一所具有学习力、创新力和生命力的学校。学校中的每个人都能感悟学习、彰显优势、收获成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优势与特色更加凸显,使独具特色的“阳光文化”享誉青岛市、山东省乃至全国,让学校真正成为青岛市、市南区特色教育的一面旗帜,成为市南西部的龙头学校。

(三)发展总目标

鉴于对国内教育的学习比较,鉴于学校发展的外部和内部分析,鉴于对目前工作的认识思考,立足今日,祈想明日的教育我们确立了这样的发展总目标:

围绕学校“阳光校园”这一核心特色文化的创建,以“基于阳光管理学校,基于生命促专业发展,基于差异成全每个生命”为宗旨,以文化管理、目标引领、机制保障促进优质团队建设;以“精细管理、团队建设、策略研究、课题引领”构建高效课堂;以“管理文化、教师文化、校园文化”突出阳光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健康、平安、自主、独特、和谐、幸福的阳光校园。

 

 

 

 

 

 


三、发展项目、实施步骤

发展

项目

目标

分阶段实施步骤及措施

成功标准和

完成时间

责任部门和责

任人

 

 

 

 

 

 

 

 

 

 

 

 

 

 

 

 

 

 

 

 

 

 

 

 

 

 

 

 

 

 

 

 

 

 

 

 

 

 

 

 

 

 

 

 

 

 

 

 

 

 

 

 

 

 

 

 

 

 

 

 

 

 

 

 

 

 

 

 

 

 

 

 

 

 

 

 

 

 

 

 

 

1、打造优质干部团队,提升干部团队的学习力、指导力、执行力、领导力、决策力和创新力。

 

 

 

 

 

2、打造优质教师团队,提升教师团队的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3、打造优质学生团队,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综合学习能力和团队竞争能力。

 

 

 

 

 

 

 

4、打造优质家长团队,提升家长的教子能力。

 

 

 

 

 

 

 

 

 

 

 

 

 

 

 

 

 

 

 

 

 

 

第一阶段(2010年)

目标:学习   规范   阳光

一、深度学习,满足成长需要

1、干部团队建设

1)干部执行“四个一”(即一天当班;一周调研;每月一次集中反馈;一个学期做一次质量分析)

2)建立干部学习制度,加大组织学习和外出学习力度,提高学习力,开阔眼界。

2、教师团队建设 

1)以“专业素养提升”为核心目标,做好“提升年”的各项工作

l        开展教师阳光读书活动(个体学习和团队学习)

l        用好备课模板和集备模板

l        开展“塑阳光心态,做幸福教师”研修活动,引领教师“走近学生”。

(2)    完善德育队伍建设,开展班主任培训

3、学生团队建设:

丰富德育教育活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修订、完善“阳光少年”评选细则,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两惯”培养

2)加强学生干部团队培训,加强“阳光”班级文化建设

3)成立学科兴趣团队,制定学习计划与内容,定期开展活动

4、家长团队建设:

通过家长学校工作,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1)成立“两级”阳光家长指导团(即校级;班级),明确职责。

2)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班主任进行家教指导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家校的沟通与合作

二、机制保障,促进全面发展

1. 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并施行《新绩效考核方案》,修改、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2. 制定学生管理团队职责,分工明确,修订、完善“阳光班级”评选细则

3.建立阳光家长指导团管理网络,明确分工与职责

第二阶段:(2011年)

目标:解读  执行  提升

一、深度学习,促进生命成长

1.干部团队建设

1)干部完善执行“四个一”,在执行中不断完善行为,提升领导力与指导力

2))加强学习与交流,带动学校教师团队的学习氛围

2.教师团队建设

(1)    结合“专业素养展示年”,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个体+团队)

l        围绕“目标教学激活生命课堂”组织学习与研修,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l        继续开展“塑阳光心态,做幸福教师”研修活动,引领教师“走进学生”。

(2)    深化德育队伍建设,重点做好班主任培训工作

3.学生团队建设:深化德育教育活动

1)开展学科兴趣活动、两惯教育活动

2)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团队按照职责执行,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3)深化德育教育意识,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培养有集体荣誉感的班级团队

4.家长团队建设

1)“两级阳光家长指导团”定期开展活动,支持、配合学校开展教子活动

2)学校对家长团队开展培训活动,召开座谈会,发放调研表,促进交流与合作

二、机制保障,促进和谐发展

1. 对《学校管理制度手册》进行解读,规范执行和管理,完善管理职能

2.成立“项目研修团队”,健全组织,加强管理与培训

3.完善学生自主管理与评价体系

4.建立健全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学习制度,完善评价机制

第三阶段:(2012年)

目标:深化   内化   超越

一、深度学习,提升生命质量

1.干部团队建设

1)在深化“四个一”中细化管理,完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品质和效能,促进教师对制度的认同、内化与践行

2)深化干部读书活动,学习内容内化为管理行为,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2.教师团队建设

1)“项目研修团队”围绕研修内容开展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活动,提高学习力与项目实施能力

2)继续开展“塑阳光心态,做幸福教师”研修活动,融合师生关系。

3)引领班主任深度学习

3.学生团队建设

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1)开展学生学科竞赛(才艺展示)活动,全面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继续完善学生自主管理

4.家长团队建设

1)加强管理、培训、交流与沟通,提高家长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力

二、机制保障,促进和谐发展

1. 学校初步形成阳光管理文化

2.评选“阳光教师”

3.评选“阳光小干部”“阳光少年”

4.评选“阳光家长”

2010

1.《贵州路小学管理制度手册》,制定并实施《新绩效考核方案》,学校各项管理规范。

 

2.学校干部、教师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角色定位。

 

3.学生初步具有文明礼仪习惯和学科学习兴趣;每个班级初步确定文化建设方案

 

4.成立“两级”阳光家长指导团,建立职责。

 

5.印发2010教育教学成果汇编》

 

 

 

 

 

 

 

 

 

 

 

 

 

2011

1.各项制度执行规范,管理到位。干部团队继续完善执行“四个一”,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2.教师团队和谐向上,老、中、青教师团队素养得到全面展示。(留有资料)

 

3.学生学科兴趣稳步提升,学生能够自主管理,各班初步形成特色文化。

 

4.家长指导团定期开展活动,促进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活动资料齐全)

 

5.学校印发《教师案例集》

 

 

 

 

 

 

2012

1.学校干部团队“六种力”显著提升。

2.教师团队项目研究有序进行,教师专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3.学生综合素养和学科兴趣率全面提高。

4.家长的教子能力显著提高,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5.学校印发《学生习作集》

 

 

 

 

 

 

 

 

 

 

 

 

 

 

鲁殿功

 

 

盖如泓

 

 

盖如泓

 

 

 

鲁殿功

高绪洁

 

 

 

盖如泓

 

 

 

 

 

 

盖如泓

 

 

 

 

 

 

 

 

 

 

 

 

 

鲁殿功

高绪洁

 

 

盖如泓

 

 

鲁殿功

 

盖如泓

 

 

 

盖如泓

 

 

 

 

 

 

 

 

 

 

 

 

 

 

 

 

 

 

 

 

 

鲁殿功

高绪洁

 

 

 

盖如泓

 

 

 

鲁殿功

盖如泓

 

 

 

 

 

 

 

 

 

 

 

 

 

 

 

 

 

 

 

 

 

 

 

 

 

 

 

 

 

 

 

 

 

 

 

 

 

 

 

 

 

 

 

 

 

 

 

 

 

 

 

 

 

 

 

 

 

在项目研究中激活生命课堂

 

 

 

 

 

 

 

 

 

 

 

 

 

 

 

 

 

 

 

 

 

在项目研究中激活生命课堂

 

 

第一阶段(2010年)

目标:树立    对话    理解

确立两项课题研究激活生命课堂

1.  成立名师工作室课题组(拟订两项研究方案:目标教学激活生命课堂的研究、打造阳光校园文化课题研究)

目标课题研究内容

1)改革教研活动记录模板和教师备课模板,帮助教师树立目标教学的意识。

2)开展同课异构、目标教学研讨会等教学研究活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和探讨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分解。

3)师生关系的研究:走近学生

2.完成十一五课题结题工作(德育课题:《班主任教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生命课堂的构建)

 

第二阶段:(2011年)

目标:内化    细化    推进

推进两项课题研究,激活生命课堂

目标教学激活生命课堂着重研究内容:

1.深入学习《市南区义务教育阶段语数英学科目标衔接知识体系手册》,内化课时目标与学段目标的联系和整合。

2.低中高年级阶段进行目标教学的分类与实施研讨活动。举办“目标教学-激活生命课堂”教学年会,深入推进目标教学研究工作。

3开展师生关系的研究:教师的教如何转化为学生的学

4.申报“十二五”课题(研究方向:打造阳光校园文化课题研究)

1)完成十二五”课题申报工作

2)成立、完善课题研究组织机构,进行课题论证

3)创设阳光校园文化氛围;出台培养“阳光教师”“阳光少年”计划

 

第三阶段:(2012年)

目标:总结    反思    展示

两项课题研究重点:

1.进行目标教学激活生命课堂的研究阶段总结

1)目标教学激活生命课堂研究重点:目标教学的有效策略

2)开展师生关系的研究:在师生有效互动中共同成长

3)总结目标教学的收获,反思存在的问题。完成课题研究中级报告

2.全面展开十二五课题的研究工作

1)开展课题研究宣传和培训

2)评选“阳光教师”“阳光少年”;初步形成阳光校园管理文化

2010

 

1.教师目标教学意识增强,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

2.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目标落实。

 

3.师生关系良好,初步形成生命课堂教学环境。

 

 

 

2011

 

1.教师熟知学科体系的教学目标

 

2.各学段教师目标教学的意识增强

 

3.学生学习兴趣提高, 学习能力增强

 

4.课题方案的制定科学,组织机构健全,论证充分 ,利于实施

 

 

2012

1.课堂教学师生关系融洽,目标教学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2.十二五课题的知晓率高,与学校各项工作有机结合

 

 

 

 

 

 

 

鲁殿功

 

 

 

 

 

 

高绪洁

盖如泓

 

 

 

 

 

 

 

鲁殿功

 

 

 

 

 

 

 

高绪洁

盖如泓

 

 

 

 

 

 

 

 

 

鲁殿功

 

 

 

 

 

高绪洁

盖如泓

 

 

 

 

 

 

 

在过程管理中提高生命课堂质量

第一阶段

完善生命课堂管理与评价制度,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1.建立、完善教学五环节管理与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过程评价与反馈。

2.建立健全课题研究与管理制度,规范课题管理,规范课题实施流程

 

第二阶段:

明确项目管理的分工与职责,形成完备的项目研究管理体系,提高项目过程研究的效能

1.通过《教师绩效考核》形成有效的课题管理机制

2.合理分配资源,挖掘教师内部潜能,激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内驱力,形成良性的课题研究氛围

第三阶段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形成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的管理体系

1.完善激励机制,满足师生生命成长需要

2.实施阳光管理,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010

1.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课题规范

2.各项工作有序运转

 

 

2011

1.《绩效考核方案》全面实施

 

2.学校研究氛围浓厚,教师研究能力不断提升

2012

1.学校形成阳光管理文化

2.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鲁殿功

高绪洁

 

 

 

 

 

 

 

鲁殿功

高绪洁

盖如泓

 

 

 

鲁殿功

高绪洁

盖如泓

 

培养阳光教师、阳光少年

第一阶段

教师、学生在阳光教育活动中明确目标

1.开展“塑阳光心态,做幸福教师”的教师教育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2.开展“争做四个好少年”“1+X”工程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系列活动

第二阶段

教师、学生在阳光教育评价中收获成长

1.评选“阳光教师”

2.评选“阳光少年”

第三阶段

教师、学生在风采展示中增强自信

1.开展“阳光教师、阳光少年风采”展示系列活动

2010

1.教师初步具有阳光心态

2.学生熟知四个好少年要求

2011

1.评选出阳光教师、阳光少年

2012

阳光教师、阳光少年参加风采展示活动

 

 

 

 

鲁殿功

盖如泓

 

 

 

 

培育和形成阳光管理文化

第一阶段

完善阳光文化的管理制度

 

第二阶段

形成阳光管理的目标体系,有效实施阳光管理

 

第三阶段

实施阳光管理,满足师生生命成长需要

2010

汇编《阳光文化管理制度》

2011

初步形成阳光管理文化

2012

学校阳光管理文化全面体现

 

 

 

 

创设阳光校园文化环

第一阶段

初步形成学校的阳光校园文化环境

第二阶段

优化阳光校园文化环境,凸显阳光校园文化特色

第三阶段

让阳光校园文化环境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家园

2010

学校环境体现阳光文化

2011

阳光校园文化凸显

2012

师生共享阳光校园文化

 

 

 

盖如泓


四、重点发展项目及意义

(一)重点发展项目之一:打造优质团队

意义:学校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围绕“为了每个人的健康和快乐”的办学理念,以阳光校园的创建为核心目标,从干部、教师、学生、家长四个层面进行科学规划与系统思考,为每个人的发展搭建强有力的平台,从而让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得到发展。这就是学校发展的意义和宗旨所在。

(二)重点发展项目之二:构建生命课堂

意义:生命化的课堂是以教师、学生生命共同发展为前提的。我们研究生命课堂的构建,旨在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对目标教学的深入研究,一是实现学生生命的“多维”发展,二是实现教师专业生命的内涵发展。在优质、高效中让师生生命健康、可持续发展,让课堂焕发生命的魅力。

(三)重点发展项目之三:彰显阳光文化

意义: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生命之基。我校打造阳光文化的意义,在于以文化传承与发展,影响和带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形成以特色文化为核心的发展态势,推动学校的品牌创建,借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五、自评指标体系

评估

项目

测评

区域

主因素

检测点

参照标准与信息

收集方法

完成

情况

自评

等级

打造优质团队

干部团队发展

1.    干部个体发展水平

2.    学校管理水平

1.    干部团队的“六个力”

2.    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参照优质干部团队三年发展的成功目标

查阅干部“四个一”材料、学校制度、巡视、问卷等

 

 

教师团队发展

1.    教师师德水平与专业素养水平

2.    学校项目团队的建设与发展

1.    教师师德素养、专业知识、技能

2.    学校项目团队的课题研究水平

参照优质教师团队三年发展的成功目标

 

与教师座谈、听课、查阅资料等

 

 

学生团队发展

1.    学生个体素养

2.    班级文化建设水平

1.    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自主管理能力、学科兴趣与能力

2.    班级的班风、学风及文化建设

参照优质学生团队三年发展的成功目标

与学生座谈、课堂观察、巡视班级文化环境、查阅资料等

 

 

家长团队发展

1.    “两级”家长委员会建设

2.    家庭教育水平

1.      家长委员会发挥作用良好,家校沟通和谐

2.      家长满意度

参照优质家长团队三年发展的成功目标

调查问卷、查阅资料等

 

 

生命课堂构建

项目研究,激活生命课堂

1.目标教学激活生命课堂的研究

2.阳光校园文化化的创建

1.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情况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效果等

3.阳光校园文化的各项指标落实情况

参照项目研究激活生命课堂的成功标准

巡视环境、随堂听课、检查备课、观察学生、与师生座谈、问卷、查阅资料等

 

 

过程管理,提高生命课堂质量

1.各项制度与管理实施细则的制定

2.项目研究的过程管理与保障机制

1.各项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情况

2.学校管理机制生命课堂的推动作用

参照过程管理提高生命课堂质量的成功标准

查阅过程性资料、与师生座谈、问卷、听课等

 

 

阳光校园创建

阳光教

育活动

1.阳光教师活动

2.阳光少年活动

1.阳光教师团队建设情况

2.阳光少年团队建设情况

参照阳光教育活动成功标准

查阅资料、师生座谈等

 

 

阳光管

理文化

1.学校制度建设

2.学校管理机制

1.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完善

2.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

3.师生的发展

参照阳光管理文化成功标准

查阅资料、问卷、座谈等

 

 

阳光环

境文化

1.学校文化环境

2.学校育人氛围

1.阳光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

2.师生的生命发展

参照阳光环境文化成功标准

巡视校园、与师生座谈等

 

 


六、保障机制

(一)经费保障

1. 每年校本培训所需经费约5万元。

2.每年德育工作所需经费约2万元左右。

3.每年课题研究经费保障约需5万元。

4. 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文化设计墙体装饰等经费约需5万元左右。

5.其它经费

(二)制度保障

学校各个发展项目有序推进,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且需要全校上下认同并执行,以保障各个项目的有序推行。因此,学校将重点进行各项制度的修改、完善、结集成册,做到人人参与、人手一本、照章执行,在制度的行为化中保障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上级支持

学校规划的全面实施需要教体局各个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保障和支持;需要教育中心的教研、师训、科研等各个部门的培训和指导;需要兄弟学校和社区相关部门有效沟通与交流,从中学习与借鉴宝贵经验等。希望上级能给予更多的经费支持,约需培训、研究、建设经费20万元左右。

 

(四)执行保障

1.成立三年规划领导小组,科学规划,统筹执行,明确责任,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2.为保障学校规划的有效实施,学校将各采取项目管理的办法。由各项目负责人进行过程管理,从各个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反馈等各方面进行全程监督与执行。

3. 学校将在执行三年规划的过程中,适时反思与适当调整,确保三年规划的科学推进,有效落实。

(五)组织保障

组长:徐  雯(三年规划总负责人)

成员:林  岩(三年规划实施负责人)

        挺(党团队伍建设、师德建设负责人)

鲁殿功(课程建设、信息技术保障)

      高绪洁(课题规划与实施负责人)

盖如泓(校园文化、德育室负责人)

      耿林生(后勤保障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