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角度看孩子——学会沟通
授课班级:三年级一班 授课教师:崔洁
教学目的:1、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能够与孩子平视。
3、创建和谐健康家庭氛围。
教学准备:精心备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听听来自孩子心底的声音
1、学生交流心声
2、家长交流和孩子交流中发现的问题:
1)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只关心学习、与孩子交流太少、
2)伤害孩子自尊心、只看结果不问原因
第二板块:模拟演示——家长会后……
1、家长们进行现场体验。
创境:一位妈妈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退步很大,就在家长会后,先是把孩子臭骂了一顿,接着就是暴打了一番,导致孩子最终抹着眼泪、哭丧着脸默默无语。
2、教师与家长集体分享谈体会
(一)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
妈妈是在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绩落后,在家长会上没有面子的情况下,回到了家。满肚子的愤怒通过打、骂孩子发泄了自己的负性情绪,使自己的面子得到所谓的挽回,自己舒服了很多。但是孩子学习成绩落后这个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会衍生出孩子对自己的怨恨。所以家长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家长会后是发泄自己的情绪还是解决孩子的问题。
(二)延迟满足,找原因。
当一个孩子考试不好或者犯了错误,在他的内心早就做好了应对批评的准备。我们常听说:“胜利是属于有备而来的人”。家长们如果回到家就和孩子算账,设想一下:谁会获胜?您的所谓的苦口婆心又是为谁而准备?
如果我们运用心理学“延迟满足”的思想。不打骂,让孩子接不到着,我们用建设性的语言和孩子一起找问题的原因,相信结果会不同。建议妈妈可以这样说:“孩子,我想,谁都想当个好学生。你这次没有考好,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愿意说出来吗,看妈妈能否帮助你。每个孩子都会遇到困难的,我们共同想办法,就一定会克服的。”我们从理解的角度切入,并且,目光越过成绩,关注事情背后的原因,看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需要帮助。这样的话,对孩子、对家长来说,这都不再是让人难堪的事情,而是进步的契机。当然,这样说看上去很平淡,似乎意犹未尽,的确如此,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用开放的态度去观察孩子,也给孩子表达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我们不是在指责他,而是一直在他身边,随时可以给他支撑。正如《父母课堂2010年第10期《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中说到的——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意味着还孩子思想的自由,还孩子表达的自由,还孩子心灵的自由;意味着对孩子想象的放飞,对孩子个性的认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失信于新的碰撞,是爱与爱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是一种亲切的对待、一种由衷的信赖、一种美妙的心境。
(三)教育不要过度追求立竿见影。
有人会这样这位响鼓还得重锤,教育孩子一顿后孩子短时间内听话了,总算有点反应,看来没白说。其实孩子在恐惧感的驱使下会发生短暂的改变,很快又会反弹回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说:“你怎么就不长记性?”“我说了你多少遍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成长是需要过程的,对社会经验不足,心智发育不良的孩子来说,作为家长更要学会等待。等待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伸出温暖的手扶他们一把。
第三板块 学会沟通小妙招——静心60秒。
1、沟通五原则 —— 善于倾听
把自己也变成孩子
认真回答孩子的话
避免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这类词语
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
2、提出方法,学会控制情绪:打孩子,骂孩子可能都是一时不冷静的做法,为了减少这样事情的发生,大家可以尝试静心60秒。
0-10秒:快速反应。
面对孩子问题的出现,不是你丢面子或者是你的情绪在左右你,而是要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孩子这是哪方面出现了问题?你的快速反应就直接导致事情的发展方向。
10-20秒:保持冷静。
先安顿好自己的心情,尽量保持冷静。如果实在不能控制,可以发作,但发作的方式很重要。如果你想大喊,千万别喊:“你这个讨厌鬼!”你可以喊:“天哪!”这样你既发泄了自己的怒气,又不会令孩子觉得受了伤害和侮辱。
20-30秒:情势评估。
用几秒钟时间想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对你非常重要。除了冷静地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还要弄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30-40秒:说什么。
你的语言要尽量简洁。孩子除了需要了解自己做错了什么,他还得知道怎样做是对的。“学习有困难可以和妈妈商量。”说完这些,你就该就此打住。小孩子的接受能力有限,简单的话往往容易给他留下较深的印象。
40-50秒:要留教训。
有的父母认为处罚对管孩子非常重要,其实处罚只有在你所有的解释和说服都不管用的情况下才需要,而这种情况其实很少见。
50-60秒:强化效果。
儿童教育和心理专家们那里流传着做父母的8字箴言:始终如一,说到做到。别看孩子小,他们的思维方式可是很有逻辑性的,他们会认为“如果爸爸妈妈没有说到做到,那他们的话也就可以不听了”。所以,在规范孩子行为方面,你的规则可以很少,但一定要坚持贯彻到底。记住永远不要对孩子说威胁的话。
第四版块 谈家长会的收获和思考
第五版块作业:与孩子交流心语卡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让我们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做个明理家长,为孩子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提高孩子的生命质量,提升家庭的生活质量。真的希望,每一个家庭都做好自己这一个环节,环环相扣之下,就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为和谐社会奠定深厚的和谐根基,就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最后祝愿大家拥有和谐健康幸福的家庭生活。
课后反思:
《家庭公民教育特色课堂》对于每个班主任来说都是一个与家长交流的平台。有一部分家长现在已经意识到教育方法的不当,但是不知道怎么办,从而导致教育无助以及亲子关系不当现象的频频出现。有一部分家长仍然停留在孩子和小树一样,树大自然直,不用管,一样能长大。还有少部分家长错误的认为,孩子的快乐成长很重要,品德教育比学习更重要,因此只注重孩子的娱乐、生理健康。对孩子心理健康培养的关注不够。
今天利用家长会这个平台,首先在体验活动中家长看到不同种姿态的应对方式,导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这是很多家长受到震撼的地方。在角色扮演中,家长体会到做孩子的委屈、无助。一位家长含着热泪说:“我在骂完孩子后每次都很后悔,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孩子比我还痛苦。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说那么伤人心的话了。”
还有的家长说:“我一直以为小孩记吃不记打,因为我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真没有想到小小的孩子还有这么多想法,我还真不能把他们当孩子看”
在集体的分享中大家在碰撞中找到各到各自成长的点。一位家长分享到:我买了许多教育孩子的书,书看得越多,我就觉得孩子浑身都是病,我越想给他治病,他病得越重。原来问题出在我身上。
还有一位家长分享到:教育孩子真是一门艺术。我想到《父母课堂》2010年第10期有一篇文章说《用“无知”面对孩子》真的,别让孩子在父母面前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给孩子信心比给孩子知识更重要。孩子在父母面前有信心,就会更多的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就更利于父母和孩子沟通。
一次小小的聚会,让家长们看到了自我,了解了三年级孩子成长的特点,试着运用静心60秒,和孩子进行沟通。在新年来临的这个家长会,让每个家庭更温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