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用心灵去浇灌,是以理去服人,爱见于危难关头和平时点滴的细节里。
爱,是宽容,是学会原谅,懂得互相的尊重。
爱,是左手握右手,是彼此紧拥的温度,一个眼神,一句交流;
爱,是心照不宣;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心灵的互通。
今天,难得空闲的我坐下来,翻开了这本许久以来就想拜读的日本作家灰谷健次郎的《兔之眼》,让我领略了一个个质朴、有趣、真挚、感人的故事的同时,似乎更加坚定了我作为人名教师的那份信念,对教师这个岗位的无限期待;更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教师肩上的责任。
与经典童书《窗边的小豆豆》相似,《兔之眼》既是一部童书,又是一部写给成人阅读的童书。它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个刚刚大学毕业走上教师行业的美女老师小谷,一个行为另类,教学方法独特,却不太讨成人喜欢的“痞子教师”足立,一个孤僻沉默,成绩奇差,偶尔发怒就会咬人,却喜欢收集各种苍蝇的“问题儿童”铁三……一个个既温馨又充满诗意的故事,围绕着这些看似寻常的人物逐一展开。为了接近铁三,小谷老师主动与苍蝇共舞,为了争取孩子们的权益,足立老师绝食抗议。另外,还有救助被捉走的小狗阿吉,师生们一起收破烂,以及妙趣横生的作文课等等。这些故事,同时也以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和触及到生命底层深刻而丰沛的情感诠释了教育育人的本质。
课程改革的大潮要求我们素质教育。可是怎样的教育才能称得上素质教育,怎样的教育才是真的为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作为教师的我们常常也很困扰。要成绩,一个孩子的整体素质和心理状况究竟如何,便少有人主动问津并真正关心了;要素质,学生的学习好似又会被忽略。鱼与熊掌我们愿意都兼得,但怎样做到呢?文章中的小谷老师们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向孩子们敞开心扉,尽可能地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为其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给予学生有效地指导,给予学生雪中送炭般地帮助。
然而时过境迁,我们对于童年经历的一切已经渐渐淡忘,以至于今天面对自己的孩子,我们所能够感受到的,也只是彼此之间的疏离和隔膜。看来,与小谷老师们相比,我们平时似乎更将孩子视作一种附庸,将成人的意志强加到孩子们的身上,还冠以所谓“儿童教育”的美名,所以面对学生的教育时,有时候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了。读过《兔之眼》,让我们对当下的这种“儿童教育”有所反省。
每一个孩子身上原本都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宝物,但是,若没有合格的老师,这些宝物或许永远无法挖掘出来。从这个角度上讲,一个老师的合格与否,将直接决定着一个孩子有着怎样的未来。所以,作为小学老师,其职责已不仅仅局限于“照看好孩子”,同时也要让孩子的心灵得到解放。当然,也只有那些心灵得到解放的孩子,才能够最终步入身心健康的成年时期,才能够真正承担起未来主人翁的责任。
关爱与责任,相得益彰。“关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关爱”与“责任”也是辨证的统一。“关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关爱与责任”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需要全体教师不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续写篇章,教师的指导、鼓励、赞美、欣赏和支持,永远是学生最好的礼物。透过爱的鼓励和安慰,让他们祛除心中的不安,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担负起我们肩上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