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述孩子和老师间的故事。不可否认,小谷老师、足立老师这样的老师、铁三这样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想找出雷同的还很困难。小谷老师,本是中规中矩的刚毕业的老师,可班上出了个叫铁三的孩子,让她棘手、让她备受委屈。由于小谷是新老师,有的是热情,不愿意为这些事情退却,花了很多业余时间,去了解铁三的生活,慢慢地融入孩子的生活中,渐渐赢得铁三的信任。要让一个倔强、不信任老师的孩子敞开心扉,小谷老师付出了多少精力啊。足立老师,在众多老师眼里是痞子老师,可深得学生的爱戴,幽默可亲,学生和他亲得象一家人。他是最能理解孩子心思的老师,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这本书没有教条式的叙述教育的理念,我们该如何去对待学生,而是从很典型的实例中向我们娓娓道来:爱养苍蝇、沉默不语、攻击性强,《兔之眼》里的铁三是一个令人头疼的男孩。一开始,他像一个“怪异”的孩子呈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没有一份超级耐心、一份超级爱心,再加上因材施教,这样的孩子最终会被置于危险的边缘地带。不只铁三,爱养鸽子的德治、一开心就到处乱跑的美奈子……,他们最后都有不错的改变——这本由灰谷健次郎写于1974年的日本长篇小说,仍然可以告诉现在的我们如何对待非正常孩子,或者孩子的非正常行为。
翻开《兔之眼》的序幕,我第一次认识了小主人公铁三。只是,他的出场实在是残忍,我从来没有在书本中遭遇过这样的孩子,即使生活中似乎也没有。这孩子让我很是震惊甚至是愤怒!他能残忍地将青蛙撕裂成两半,他会为了一只装着苍蝇的瓶子而疯狂抓破同学的脸颊,而被他指甲划破的皮肤,好像一块涂满红色颜料的破布从同学脸上耷拉下来——只是这样还不算,他还将同学捂住脸的手给死死咬住,露出了白骨头,把班主任小谷老师当场吓晕!铁三的疯狂让我居然也心里恨恨,怎么会有这样不顾一切的孩子?太具有攻击性了!于是当教务主任把这样的铁三打倒在地时,我居然都觉得这孩子是该揍他一顿,太不可理喻了。
苍蝇是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事物,它导出了核心故事:小谷老师想的是如何让铁三停止养苍蝇,但铁三极力保护,推倒了老师。“苍蝇”既是小谷和铁三的死结,也是两人别扭关系的突破口。几次遇阻之后,小谷老师从足立老师那里得到启发——越是这些孩子身上的宝藏越多,她开始研究苍蝇,并以此和铁三交流。这个怪男孩终于说出了第一句话:“就是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小谷老师的爱和耐心打开了孩子的心扉,此后她教铁三画苍蝇,贴苍蝇的标签,让他学会了画画、写字。铁三加紧对苍蝇的研究,对它们的家族了如指掌,还解决了肉食加工厂的苍蝇问题,成了一名“苍蝇博士”。
铁三甚至可以快乐地欣赏“苍蝇之舞”,他为何如此钟情这种虫子?自幼失去爸爸妈妈,由爷爷代为抚养,狗和苍蝇是他最好的玩伴。从铁三生活在垃圾站的生活环境来看,这一点并不奇怪。书里说:“苍蝇并不曾威胁他人,其食物也只不过是所谓的社会废弃物。虽然这并不值得称颂,但它没有残忍的习性,过的是谨小慎微的,犹如平民般的生活。”到这里,苍蝇成了一种象征——它与铁三的境遇何其相似。在看似不洁的表现之下,苍蝇的世界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
如何对待智障儿童,大部分的老师和家长是不同意为了一个孩子,连累了全班的学习进度。可是老师却坚持让大家一起来接受这个智障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家长们发现孩子已经能够替人着想,站在别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变得有爱心,这种改变是无价的。想到我们国家教育的急功近利,即使是智力正常的孩子,有的还根据考试成绩来分班教学,对学生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合上书本,我不禁感慨:如果我的孩子有这么一位如姐姐似妈妈的知心老师,引导他帮助他和他一起度过这六年儿童时期,那是何等的幸福啊!而自己在教育学生时总会缺乏耐心,埋怨家长的不配合、缺失家庭教育,不注意方式方法。比起小谷老师和足立老师我们所做的还很不够,或者说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我们的学生可以更幸福快乐。
阅读此书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希望每一位老师、家长和孩子们都能读一读此书,从而懂得如何关爱别人,教孩子学会做人的道理,感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