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

发表时间:2011-09-20 阅读次数:332
   假期我认真阅读了《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这本书,受益匪浅。
“先学后教”的可贵之外,在于让学生走在教的前头,让学生先探索,先体验,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产生障碍,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先学”势必把学生一开始就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成为“后教”的依据及重点。这样的教不是盲目的,不是随意的,势必使以学定教的理念和原则落到了实处。其实,这一模式,不仅“先学”,而且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所以“先学后教”不仅是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更是突显和落实教学核心的问题。无疑这是正确的,是科学的,是先进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实越是会授课的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少,越是不会讲课的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多,卓越的教师,更是讲课“画龙点晴”的高手。所以,我们要学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正确地把握教材,精心的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充分的相信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对教材中一些学生能看得懂的知识,不作过多反复累赘的讲解,采用让学生自学探讨、自行实践;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或难以理解的内容,则围绕这些基础知识设计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甚至争论,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目的。变讲为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寻找规律;引导学生感悟理解知识,体会知识的逻辑和应用性;引导学生积累,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本身并不复杂,且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他分四个模块8个环节,大致模块是展示目标、自学检测、后教、当堂训练。在每一个模块里面又有若干个小环节,在展示目标里包含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指导等,看起来很容易,其实仅仅这几个环节里面的衔接语的设计就很有讲究,自学指导要包含有学生的学习目的与方式,这些都是检验老师素养的很好的体现,看老师能不能整体把握教材,对教材的整体感知把握水平的一个展现。在自学检测里面,又包含了读书看书,检测练习或提问。要求必须要后进生回答,并且在回答的顺序上,也要讲究先是差生后是中等生,最后优等生的次序。这样才能充分暴露问题,才能够起到纠偏的作用。在这里就与我们平时的课堂理念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我们总喜欢要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有人听课的时候更是如此。在这个环节上可以说给老师来了一个彻底的革命,在这里也就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理念,更是没有交不好的学生的实践。在后教的环节中要以学生的“兵教兵”为主,只要是学生能够解决得老师坚决不插手,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更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良好体现。试想在我们平时的授课中,即使有过学生的讲解,但仅仅使一次作秀,我们还是认为学生讲的不够清楚,浪费时间,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为由,而不让学生表现。最后的当堂训练,及时一节课的总结,也是学生能力得以提高的保证。也是我们减轻学生负担的最后一道防线。   
     总之,在我们的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充分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课堂真正高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