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生活点燃创作的火花——“情感化”与“细节化”统一

发表时间:2011-09-22 阅读次数:248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学生的作文教学,教师应该重视情感教育,学生说真话,写实情,让学生在无形的陶冶下领悟真善美,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渗透着人文性关怀。这样的作文才是真实的。作文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观察生活并且感悟生活。学生只有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性有情的人,才会在作文当中介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的作文才会打动读者,才是有灵魂的作品。否则,作文教学就成为了学业中加工的一件产品,又或者是成为应付考试的一种迫于无奈的手段。
     细节是引起心灵触动的细微的言行举止,好作文应该是笔墨集中,细节描写具体感人的。②生活是创造的源泉,面对色彩缤纷的生活,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筛选繁琐的材料,选择具体的事例,着重笔墨将例子细节化描写,挖掘其中的深刻意蕴。否则,学生刻画的形象模糊,详略不当,中心不明确,甚至出现流水账式的作文。
●案例
1.多媒体课件设计。
2.“亲情”类精典范文节选。
3.让学生父母在纸上画上心形填写自己生命中的最爱,用信封装好并粘好封口。(注意不要让自己孩子知道其内容)
 创设情境,引入亲情 .多媒体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活动感知,领悟亲情
师:听完这首“感恩的心”,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把你的感想用一两个关键词说一说。
生1:感恩
生2:真情
生3:爱
生4:亲情
师:好,让我们今天心怀感恩,去体验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亲情。
(板书)心怀感恩体验亲情
师画上一个“☆”
师:假如这颗心是你的,咱们先拿出一张白纸来画上它,把你生命中的最爱写在心形上,假如一时间无法取舍,就用线段来分隔它们各自拥有的空间。
师:咱们交流交流,都写了什么?
师:在黑板左边画一个大的“☆”,假设,这颗心是你父母的,想知道他们生命中的最爱吗?
让学生拿出信封,打开看“父母的最爱”。
学生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沉默。
师:面对这不同的两颗心,你分别想对它们说些什么?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分别写在这两颗心旁。
师:如果亲情是涓涓细流,我分明看到了它在这两颗心之间流淌,如果亲情是连绵的山脉,如果亲情是连绵的山脉,我深深感到它的厚重,那么,我们如何用文字来表达这细水流长般的亲情呢?
三、链接范文,话亲情
说到这儿,我想有必要聊聊同学们在课前写给我的一些小疑惑。
多媒体播放“课前小疑惑”
师:咱们统计一下,有上面任意一点疑惑的同学请举手。对于这些疑惑,请大家链接到我们手里的精典范文节选,这是亲情类精典文章的几个小片断,相信你一定能从中找到满意的答案!对于你欣赏的词句可以圈点勾画,有顿悟的地方作上旁批,可以默读。
 师:好,该是我们评头论足的时候了。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觉得该如何解决这些小疑惑?可以挑选一个问题说一说,也可以在其他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补充拓展。
学生七嘴八舌。
教师在黑板两旁板书“我的习作心得”。抓住每位同学发言要点,快速总结概括后分列在黑板两旁,如1.细腻的感受,细腻的表达;2.朴素的语言表达更易于表达情意等。
四、捕捉细节,写亲情
师:鸦能反哺,羊知跪乳。有了一颗感恩的心,生活便少了一些抱怨,多了一份珍惜,现在让我们拿起笔,搜索记忆中亲人为你所做的细微的点滴,挑出你最有感触的一件展开写一段话,不得出现“爱”字。
生习作交流。
师:听看同学们情真意切的表达,宽厚的亲情面前,文字又是那么的苍白,这一字一顿间,我分明听到了心与心的碰撞。请把这画有两颗心的纸折成船形,让这小小的纸船满载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和爱起航!
最后,让我们齐声朗诵冰心的《纸船》,体验这人世间最长远美好的亲情吧!